教育教学
商业学校:开启劳模工匠精神融入中职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的新探索
   2024-04-26   来源:上海市商业学校   

2024年4月25日,一场关于《劳模工匠精神进专业进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以上海中职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为例》(以下简称为“课题”)的课题研讨会在上海市商业学校成功召开。该课题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中职分会理论研究基地课题,立项于2023年11月。本课题在《劳模工匠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的总引下,着眼于课程思政的内在特点、建设规律、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中职校开展劳模工匠精神培育的课程思政实践等问题进行研究,形成劳模工匠精神进专业进课程进课堂的课程思政新模式、新举措、新案例。

上海教育系统关工委副主任兼中职分会主任王向群、上海教育系统关工委中职分会中职分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杨士明、中职分会副主任高国兴、上海市商业学校校长党委书记王云玺、金南辉副校长、发展规划研究室陈志红主任,以及参与课题建设的7所中职学校领导和老师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高国兴副主任主持。

高国兴副主任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解释了劳模工匠精神内涵。她指出,2019年开始各高校、部分职业院校发布了课程思政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协同效应,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但在贯彻的深度、成效还不够显著。2023年课题经过前期的立项和调研,已经形成了研究报告,结合中职学校学生实际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劳模精神因子、工匠精神因子,探明了“劳模工匠进校园”的实践路径,即环境育人、活动启迪、学科渗透、实践砥砺。要求参与学校深刻理解前期研究报告和本次会议精神,结合各校专业特点开展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劳模工匠精神进专业进课程进课堂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并注意过程记录和成果积累,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范式。

随后,商业学校发展规划办陈志红主任就课题意义与现状、目标与内容、思路与方法、计划与成果、创新与亮点等五个方面做了做了详细介绍。她说,本课题研究将聚焦智慧财经类、现代商贸类、信息技术类、艺术设计类、现代制造类的相关专业课程特点,研究探索劳模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机制、工作举措和教学设计。立足于“协同创新,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结合专业特点和《劳模工匠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前期有关“劳模精神因子、工匠精神因子”的分析,进一步分析挖掘劳模工匠精神的元素内容,探索形成典型教学实施案例,推进劳模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校专业课程的落地落实。

研讨会上,各位领导、专家和教师围绕劳模工匠精神的内涵、价值和各校目前劳模工匠精神进校园的现状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与会者一致认为,劳模工匠精神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宝贵财富,它包含了精益求精、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的品质,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课题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此外,与会专家还就如何在中职校专业课程中更有效地实施思政教育提出了宝贵建议。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课程思政实践的关键,学校要借助优质校、优质专业、创新团队建设统筹推进。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将搭建学校与劳模工匠的桥梁作用,让更多的楷模入校、入班、入课堂,通过劳模工匠现身说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会议经过讨论,商定了课题研究的计划进度,明确了本年度的研究任务和具体要求。

商业学校王云玺书记、金南辉副校长先后对课题研究的方法、手段、重难点做了讲话。学校要结合学生实际、结合专业特色、结合工作机制,将劳模工匠具象化、人物化。教师要认真分析“劳模精神因子、工匠精神因子”,贯彻落实到多元化的教学中,更以专业人培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为抓手落实,未来研究可与高校协同开展,形成更加长期有效的路径。王云玺书记还就课题研究框架和在课堂教学的微观实践探索中应注意的人培方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方法等5个对接点,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最后中职分会主任王向群、秘书长杨士明分别作了讲话,肯定了课题组前期的工作推进成效,并对后续工作做了指示。劳模工匠精神的贯彻难点在于对内涵的深刻理解和自然而然融入教学环节。他们再次强调了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深刻理解劳模工匠精神的实质,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各兄弟院校要结合工作实际、教学实际,扎实突进课堂教学的实践,细化劳模精神因子、工匠精神因子,形成不同特色的研究案例。同时强调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五老”的经验优势和课题研究的指导作用。

       通过本次研讨会,与会者对劳模工匠精神进专业进课程进课堂教学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为中职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具备劳模工匠精神的学生走出校门,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