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中国古籍缮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

来源:上海职教在线 时间:2020-10-27

 

    2018年4月20日,以“匠心艺韵 和乐创新”为主题的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 “民族文化节”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

    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以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目的,为更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综合素养;为搭建更广阔的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素养的平台;为向全市中职校提供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示范,更大范围地宣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大力度地促进优秀传统技艺的传承,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一场精彩的“文化大秀”在校园里展开。

    学校管乐队以迎宾曲欢迎领导及嘉宾入场。东安校区热情奔放的鼓乐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在古筝悠扬的旋律下,民乐队的《渔舟唱晚》将在场人员引入民族传统音乐的世界。

    “妙手书医”、“玉轴锦囊”、“方寸钤印”、“细针密缕”、“宗匠陶钧”......光是听到这些匠心独具的名称,就已然让人遐想清风雅韵的古代时光,瞥见那些在传统文化中闪闪发光的遗珠。这些名称分别代表着古籍装帧、书画装裱、藏书印篆刻、旗袍书签缝制、紫砂鉴赏与创意等在内的“十二项民族文化传承项目”,组成了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民族文化节”的重要华章。

    古籍、书画、藏书印、旗袍书签、紫砂摆件、黄杨木雕刻……一件件艺术品映衬着红墙绿树一字摆开;茶艺表演、古诗词吟诵、古乐演奏、书法国画演示引得人们频频颔首顿足。

    “延续古典技艺,造就新时代匠心精神”。为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发展,学校与非遗文化传人以及工艺大师合作,开设紫砂鉴赏与创意工作室、黄杨木雕刻工作室,于东航副局长为两个工作室授牌。

    授牌之前,学校举行受聘仪式,为黄杨木非遗传人毛关福老师、吴贵老师、紫砂大师周伯娟老师、谢永新老师、卢伟强老师、储彩琴老师、中国结专家张静怡老师颁发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特聘专家证书。

    一朵朵小绢花从来宾及师生手中飞出,伴着一道美丽的弧线,投入了展位前的玻璃瓶中,代表着对技艺的肯定和对美好的认同。   

    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是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这一场民族文化节的口号。未来,这所古朴又生机勃发的重点职校将继续唤起传统文化生命力,让先贤的智慧在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新一代青少年拥有民族文化自信,为伟大祖国骄傲。

莺歌燕语-古诗词吟诵

镂月裁云-黄杨木雕刻

上台合影留念

玉轴锦囊-书画装裱

|联系我们|隐私条款|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协办单位:上海市教育报刊总社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上海职教在线

沪ICP备15004666号-7号-28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