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人的奋斗与幸福——匠心匠艺故事会
全民战“疫”,我想说
2020年春节,谁也没有想到,作为多年学生的我碰上了一个漫长而又几乎奢侈的寒假。原因是一种正式命名为“COVID-19”的新型肺炎病毒肆虐中华大地,短短两个月,8万多人染病,4000多人死亡。工厂停工,商店关门,学校暂缓开学。高速封路检查,街上行人寥落,小区严阵以待,居民宅家隔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医疗工作者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起全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吹哨人”
年仅34岁的武汉医生李文亮,感染疫病离开了我们。人们从来没有为一个医生的离去而这么难过。李文亮接触了早期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并在同学群中发出预警,但却被定义为“不实信息”而受到训诫。他的事经媒体报道后,被称为此次疫情的“吹哨人”。过去30年,我们培养了数量庞大的专业技术人才,强调专业性和爱岗敬业,这当然是重要的,然而,李文亮等八位医生这次告诉我们,守护社会公义的良知,和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样重要。有这样的医生群体,让人欣慰。在向他们致敬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牢记他们的良知和担当精神,社会需要记住他们的正义和勇气。
“逆行者”
“逆行者”这个词在2020年成为高频词、高尚词,今天的逆行者就是在前线的医生。他们执行一次任务就要6—7个小时,期间不能喝水,不能吃东西,更不能上卫生间。所有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生,放下自己的委屈,克服家中的困难,面对疫情,他们舍生忘死,治病救人。从武汉封城的第二天至今,全国已有超过346支的急救医疗队、4万多名医护人员火速驰援武汉,40多个日日夜夜一直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他们摘下口罩后,脸上都有明显的印痕。这是使命的印痕,也是责任的印痕。希望这印痕,也能永远印在人们的心中。在2月18日上午10点54分,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感染新型冠状肺炎抢救无效离世,年仅51岁。他是自疫情爆发以来武汉首位因感染去世的院长,在抗击疫情工作中,武汉至少已有26位医护人员因公殉职。
今日雨水,春色在望。毕业于武汉大学、“爱草爱花爱生活”的刘智明院长,没能再见到盛开的樱花。他51岁的生命时光,永远定格在这样一个草木萌动的日子。斯人已逝,长歌当哭。疫情形势下,这位儒雅温和、以身殉职的刘院长,告别得太过匆忙。在网上,很多人满是惋惜与悼念:“很难过,通过这样一种方式知道了您”。他的亲人望着灵车向其泪别的画面,更让无数网民心碎。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即便作为重症患者、身处ICU病房,刘院长也一刻都“丢不下” 医院的工作。这既是由于身处抗疫最前线的刚性需要,也彰显着身为医务人员的责任担当。
“山川同域,风雨共舟”
日本友人在援助我国抗疫物资上写下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字,这话细细品读可以说令人泪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道出中日虽是不同国家但在同一天地之中,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不言自明。如果借用一下,上海同湖北则是山川同域,共饮长江水,同筑中国梦,理应更要风雨同舟。
我是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疫情期间,虽然我不能帮助他们,但是我也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我制作疫情海报,通过几个简单的图面和文字,把我的祝福带给他们。海报命名为《托起的希望》,背景照片是我们的肺部,下方是一双手,手的中间是我们中国的地图,上方是8个大字——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在前线的白衣天使,她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她们用双手托起整个中国,托起我们战胜疫情的希望。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科学防控,我们一定可以打一场胜利的战争。
发微博,写祝福;做海报,立决心。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告诉大家,前线有你们,后面有我们。
作为青年学生的我是与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相信在防疫防控的斗争面前,我们一定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
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家,做好个人卫生工作及防护,少出门,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不让关爱你的人揪心,就是对他人生命安全的负责。
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担当起时代的重任,用技能人才的语言,书写华丽感人的篇章。中国人,同是炎黄子孙,山川同域,我们风雨同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让我们用青春和热血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硬仗。|联系我们|隐私条款|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协办单位:上海市教育报刊总社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上海职教在线
沪ICP备15004666号-7号-28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