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人的奋斗与幸福——匠心匠艺故事会
我是抗疫“云”主播
这个假期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注定难忘的——深冬初春的这场迅速蔓延的新冠疫情让山河失色,让生灵悲恸。人们在突如其来的疾病前显得那样渺小、那样无助,悲伤、焦躁、哀怨甚至是绝望在我们的内心慢慢荡漾开来。看着新闻里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不计生死的奉献,看着白发苍苍的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们倾尽全力的付出,看着那些普通而又平凡的人们义无反顾地“逆行”,我总觉得我该做点什么!
偶然间我知道崇明人民广播电台“校园星空”栏目在疫情期间要招收“抗疫小主播”,我不假思索地报了名。平时的我就特别外向开朗,喜欢与人交流,在这过程中既锻炼了我的口才,又让我积累了很多对社会的看法、对生活的感悟。因此在家人担忧而又充满鼓励的注目下,我的抗疫“云”主播生活便开始了。
或许是第一次参与到一档节目的制作,又或许是这次的任务比较特殊,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在这所有人都必须“宅”在家里的特殊时期里,我将要用自己的声音来帮助大家了解抗疫实时动态、宣传普及抗疫相关医学知识,让走不出家门的人们因为了解而可以安心——想到此,我更觉我肩上的责任之重。
可是广播主持人于我而言,是人生第一遭。由于缺乏播音主持方面的知识,在节目录制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吐字归音、稿件语句处理、音频剪辑……这些成为了我面前的一个个沟坎儿。焦虑、紧张、不知所措慢慢涌上的我的心头,想过放弃,但是想想那些披上英雄外衣的逆行者们,他们不也是平凡人吗?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也是头一遭遇到这疫情吗?想到这里,我还有放弃的理由吗?我不就是想把时实资讯带给收音机前的每一位听众吗?我不就是想把更多的防疫知识带给听众朋友吗?我不就是这样想着才来做这个抗疫小主播的吗?
于是,废寝忘食成了我主播生活的常态。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做每一期节目,我每天都主动和我的搭档沟通交流节目形式、主题,跟着搭档一起纠正吐字归音,一遍不行,再来一遍,有时候一句话甚至要录上十遍,在一期关于他国向我国增援物资主题广播中,很多字词特别难读,导致我咬字不清楚,录了一遍又一遍,我的腮帮子开始酸痛,我的舌头开始不听我使唤,我的太阳穴开始突突地跳,寒冷的季节里我额头上开始沁出了汗珠……深深的自责让我始终找不到状态,甚至又开始有放弃的念头。一旁的搭档好像看出来我有小情绪,立刻跑过来安慰我,并且耐心的指导我说:“没事的,俊杰我一开始录制也有这种情况,一步一步来,熟悉稿子,理解稿子,你要知道它到底要讲什么,阐述什么意思……”在搭档的安慰与指导下,我慢慢开始调整自己的状态,心里始终想着“我可以,听众们还等着我给他们带去更新的消息”,逐渐地我的情绪平复下来,吐字归音也慢慢好起来了。录音结束,我渐渐明白,这一次又一次的播音工作,就是去“声”援疫情,用声音的力量来给身处“黑暗”的人们带去坚定的希望,带去战胜疫情的信心。我们不也是这场疫情的“逆行者”吗?
接下来的活动中,我越来越得心应手,包括对我来说挑战最大的——和搭档一起选择题材——这样的工作也慢慢顺手起来。由于节目的要求,每一期的主题都要时刻关注防疫实时动态。因此,每一天各档新闻资讯节目了成了晚饭时的必看节目,各类官方公众号成了我微信上的主旋律。有时候把稿件交给负责老师审核时,老师会指出许多语言表述上的问题。这个过程说起来有一些“繁琐”,但是我明白,我的用心,将会是电波前听众们的精神食粮。我耐心聆听,及时改正,一遍又一遍地去斟字酌句。
“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我是主持人俊杰”——每次说完这句话,我的内心总会有一丝放松,也有一丝期待,期待下一次的录制,期待在志愿播音时不断地进步,不断地为听众们放送精彩的内容,用自己的那一份积极乐观,去消散因为疫情带来阴霾。
我是杨俊杰!我是抗疫“云”主播!|联系我们|隐私条款|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协办单位:上海市教育报刊总社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上海职教在线
沪ICP备15004666号-7号-28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