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职院:职业体验,线上精彩依旧
5月29日,在儿童节来临之际,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参与2022年上海高职院校“职业体验日”活动的三个项目迎来了近150名中小学生的线上体验。作为“体验职业,发现自己,启迪未来”第八届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体验日的组成部分,今年的活动虽然少了线下体验的现场感,但学院的重视程度不减,结合“线上”这一特征,三个专业系部的老师根据专业特色精心设计了“有声媒体产品创意制作”“我与未来汽车‘面对面’”“学做健康卫士,构筑生命防线”三个体验项目,名额推出当天即被一抢而空。
配音,原来这么好玩
数字创意系部特地邀请到了喜马拉雅的刘堃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的配音体验课程。课程内容包括配音职业的介绍和配音的分类、练气发声(贯口操学习)、角色塑造(人物形态和情绪)和综合训练等。
在贯口操学习部分,刘堃为大家讲解了呼吸方法,并示范了《报菜名》和《天上看,满天星》等段子,然后请同学们连麦表演。有趣的贯口操吸引了很多同学积极报名连麦。被选中的几位同学天赋相当了得,不仅气息充足,一口气念完,还字正腔圆,很有节奏感,让刘老师也啧啧称奇。
在人物形态练习中,刘堃教大家用“爬音阶”“厚”字找音法等方法模仿萝莉音和男孩音,模仿得惟妙惟肖,让同学们大呼过瘾。同学们还与老师连线,练习表达喜、怒、惧怕等情绪。
在作为压轴环节的综合训练——为动画片《疯狂动物城》中的兔子朱迪配音中,同学们争着在屏幕上“扣1”来报名这个充满趣味的环节。尽管参与表演的同学们都没有受过配音训练,但是表现都可圈可点,情绪表达准确,还有自己的风格,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更把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活动结束,参与的同学们还意犹未尽。刘堃邀请同学们课后把自己的配音作品上传到喜马拉雅,老师会逐一点评,还邀请大家在假期参观喜马拉雅公司。本次活动在参与的学生和老师中收到了很好的反响,同学们都表示活动很有趣,从中可以了解到数字音频产品制作行业相关岗位、要学习哪些技能,对未来的职业选择很有帮助。
我与未来汽车“面对面”
未来的汽车会是什么样?智能汽车服务系部的老师们为来自不同学段的40余名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职业体验活动,带领他们了解“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怎么诞生的?”“第一辆汽车是燃油驱动的吗?”“无人驾驶技术是怎么实现的?”……
在汽车的过去篇,老师们用虚拟博物馆带同学们体验了汽车的发展文化,让同学们了解到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在1886年发明的,而驾驶这辆汽车的第一人是他的夫人,除了这些有趣的小知识,老师们还用虚拟仿真软件带同学们了解了5G+XR技术在汽车维修方面的应用。在汽车的现代篇,老师采用问答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了原来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并不是燃油驱动的,也了解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品牌及使用方面的问题。在汽车的未来篇,老师用自己制作的智能小车让同学们了解了智能汽车的功能实现以及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为了丰富体验过程,老师还用“汽车X档案”答题软件,与同学们进行了充满趣味性的互动答题。
整个活动过程中,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积极,不仅踊跃回答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还针对他们对汽车的各种疑问和设想向老师发出了一波提问,展现了他们对于汽车浓烈的兴趣。
学生:“老师,我想知道未来会有飞天汽车吗?飞天汽车运用什么原理才能飞起来?以后的车会不会有排气管?”
老师:“没有不可能,科技改变生活。也许我们将来的汽车不是我们现在传统汽车的样子,也许是没有轮子的。你们看,现在的纯电动汽车不是已经没有排气管了,光能或其他能源的汽车可能也不需要排气管。”
学生:“老师,请问新能源汽车能保证100%不浪费能源或不污染环境吗?”
老师:“大家想一下,电动汽车是不是需要充电才能行驶,那电来自于哪里呢?其实我们国家现在大部分的用电还是来自于火力发电,因此污染肯定是有的。但是,国家之所以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车,一方面是因为今后能源会慢慢减少,特别是石油资源,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能源也会慢慢转型往更清洁的能源方向转型,比如水力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等。所以,新能源汽车的污染也会越来越少。”
还有:“老师,请问新能源汽车如果在半路没电,而且还找不到充电桩,怎么办?有什么解决办法?有备用电源吗?”“老师,现在我们国家大力推广我们去购买新能源车,我想问一下新能源汽车有没有什么缺点?”“老师,请问无人驾驶的汽车会失控吗?”……同学们的疑惑一一得到了回答。
学做健康“卫士”,构筑安全防线
本次活动包括“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和“常用急救技术”两个模块,通过视频、动画、在线授课、线下操作与虚拟仿真平台相结合的形式,向参与职业体验的同学们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正确的防疫措施、普及基本的急救知识与技能,从而养成规律作息、自觉防疫、敬畏生命的健康观念,培养未来的健康“卫士”。
此次职业体验活动正逢本市疫情封控,健康护理系部唐静怡老师讲授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职业体验课变得尤为应景。她介绍了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类型及特点,结合有趣的动画让大家对新冠肺炎有了整体的认识,利用学员们家中常备的抗原试剂解释了病毒检测原理,同时演示了如何正确进行测试以取得准确结果。此外,她示范了正确佩戴口罩及洗手等个人防护措施,邀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动手练习加深印象。随着疫情向好,当前外卖、快递逐步恢复,唐静怡也就学员们比较关心的消毒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教会大家要根据不同物品的特性选用合适的消毒方式,既要重视消毒,也不能过度消毒,做好家人的健康防护。
讲解抗原检测方法
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
健康护理系部老师杨曼尼主讲的“常用急救技术”职业体验课为学员们讲授了海姆里克急救法、心肺复苏及体外自动除颤三项“硬核”的救命技术。杨曼尼结合一系列社会热点新闻,向学员们普及了抢救生命“黄金急救四分钟”的概念,利用视频演示了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措施即海姆立克法的操作要点,指导学员在自己和家人身上进行模拟操作。为解决心肺复苏和AED的操作缺少训练模型的难题,健康护理系部为职业体验学员开通了虚拟仿真平台账号,杨老师带领学员们一起在虚仿平台上学习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技能操作模块,通过一例地铁站突发心搏骤停的抢救案例,教会学员们正确的心肺复苏及体外自动除颤的操作步骤,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抢救生命的紧迫性和责任感。
杨曼尼讲解的气道异物梗阻抢救要点
虚拟仿真平台心搏骤停情景模拟
虚拟仿真平台心肺复苏操作练习
两轮职业体验之后,有学员好奇医学专业的学习和其他专业有什么不同,两位老师均表示医学专业直面生命,因此不仅需要有刻苦的钻研精神、扎实的专业基础更要具备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的情怀,是一门即严苛又有温度的学科,欢迎更多心怀大爱的同学能加入医学行列,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线上职业体验虽有诸多的限制,但这一次特殊的职业启蒙教育,不仅让宅家学习的同学们了解了数字媒体、新能源汽车、紧急抢救等新技术的发展,也培养了他们对未来职业的兴趣。近几年,南湖积极参与市教委组织的职业体验活动,通过精心组织和设计,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职业体验活动,努力帮助中小学生开启职业认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