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校:以世赛标准培养酒店服务高端人才
已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早樱缀满枝头,候考区已经人头攒动,指导教师们都各自为本校选手做“最后的叮嘱”。每个人的脸上都略略有些“不安”。在快速抽签后,两两一组,铃声响起,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十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酒店服务项目比赛在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正式打响。2023年4月15日,来自全市的8所中职院校32位同学同台竞技,展现中职生的“职业风采”。
本次比赛不仅考察同学对于酒店?作流程中核?服务模块的操作技能的规范性、熟练度。还要求同学们有着现场分析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和语?沟通表达能?;检验选?的对客服务意识、卫?安全,操作意识、?理素质及匠?精神,体现新时代对高素质技能型酒店服务人才的新要求。自上届星光杯开始客房服务和中餐服务合并成了酒店服务项目,对于参赛选手而言大大增加了训练的难度是身心上的一次大考验。
他们都很累,却依然说值得
比赛的钟声即将敲响,南湖职校奚羽彤同学面无表情的说:“我现在十分紧张,因为在抽签时没有抽到自己擅长的项目,但我还是要努力一把,做到最好!”
当问起训练强度时,几乎每一位参赛同学都表示身心俱疲。然而,说道训练的点点滴滴的时,他们又表示虽然训练异常辛苦,但却能感觉每一天都快乐而充实。“开始训练以后,我的生活好像有了新目标,感觉身体里面有一股力量一直激励着我,让我能够忘记疲惫,刻苦训练”,现代职校胡可歆说。在学校的训练时间大多都用来训练比赛当中的操作模块,而理论部分则由学生在家自行完成。据了解,大部分的选手每天晚上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背诵理论,白天还要继续顶着朦胧睡眼反复训练。“作为高一新生,在还未上理论课的时,面对大量的理论习题,总会感到力不从心”,现代职校曹睿军同学说。但他们从不放弃,每个人都放弃了休息的时间,咬牙坚持训练和背诵。这注定是一场高手之间的对决,是一次选手挑战自我极限的机会。,他们不仅仅是在为比赛而获奖而奋斗,更是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拼搏,他们正在从“被迫学习”到“主动求学”的成长道路上蜕变。
等候室内已经“人去楼空”,操场上指导教师们正围成一圈“秘密”交流带教心得。“所有学生训练都是刻苦的,在比赛场上对于他们最大的考验其实是紧张的心态,”现代职校曹靓老师说,“比赛内容极其磨练学生意志,项目多,时间短,对参赛选手的临场应变要求特别高,选手的胜负会在一个动作之间”。
每日刻苦训练不仅训练选手们的专业能力,还需要“摧毁”参赛选手们的心里建了一堵“压力火墙”。在训练期间,指导老师总会交给他们一些学习小技巧,例如快速调节自己的心情、独自训练如何发现错误,以及如何快速记枯燥的理论,这些都让学生们受益匪浅。比赛共分为四场,前厅接待服务、客房中式铺床与开夜床、中餐宴会摆台以及理论,参赛选手们在赛场上分秒必争、毫不相让,有剑拔弩张之势。他们不用俊美的面容,他们用认真的模样和微笑,用行动征服裁判们的心。
服务需要一流技术,更需要“察言观色”
比赛结束之后,上半场们的种子选手在报告厅汇聚一堂,激情地讨论着比赛中的各种细节,你一句我一句,不亦乐乎。真是有人欢喜有人优!赛场内主要分为5个科目:口语3分钟﹑客房6分半、前厅10分钟、摆台16分钟、席间3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参赛选手们使出浑身解数,但总有一些不如意,超时也成为参赛选手的难题。杨浦职校孟澳杰选手表示由于训练时间太少,导致比赛中有环节超时,这也成为他的遗憾。通过比赛,他发现了自己操作中的不足。“在今后,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细节训练上,脚踏实地的朝自己的目标走去,因为,我喜欢酒店服务这一行!
午后间隙,百忙之中的裁判长许康老师接受了笔者的采访。他说:“ “这一届酒店服务星光杯大赛最大的亮点是这个项目和全国大赛已经逐步接轨了,正在用“切块”方式将国赛标准渗透到星光大赛中。这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引导”的作用,更贴近行业,更贴近真实场景。今年是许康老师担任裁判长的第六年,见过许多行行色色的参赛选手。通过今天的比赛,许康老师在众多参赛选手的身上看见了他们对服务的一种态度、一种认知度有了非常大的提高。部分参赛选手得到了行业专家的认可,使许康老师发掘了许多好苗子。
“服务行业的标准在不断精细化,将来也一定会和世界技能大赛接轨,在国际上展示中国中职生的风采,”许老师自信满满的说,“今天的比赛已经有了国赛标准元素,例:中餐部分在往年的16分钟准备时间是没有的,在命题老师的讨论下,向国赛标准迈出第一步,按国赛要求于将中餐的赛前准备加入比赛当中。裁判老师们也按照国赛标准进行打分,变得更加严格与咳咳。前厅的模拟比赛也转变为实操比赛,融入一些情景,更贴入酒店服务真实的环境”。
时代在进步,酒店服务也越来越个性化。如今,酒店服务已不再局限于酒店领域,而是延伸至旅游、会展、航空、奢侈品等领域,酒店服务业高端人才需求极大,就业前景广阔。
如果说酒店服务人员的操作技能是满足客人功能性需求的基础,那么,应变力就是走进客人心中,让客人获得人际愉悦的重要途径。而为客人提供哲学性需求,则需要具有创造力的员工在精心设计的、具备鲜明特色的场景中,让内容和场景深度融合,并为客人创造独特的调性感受和价值体验。满足客人的功能性和情感性需求,是酒店提供良好产品的基础,而塑造哲学性需求的体验价值,则是酒店获得持续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许康裁判长表示:未来,培养酒店服务人员的软实力是势在必行。酒店课程也要有跨学科内容培训,有利于培养真正具有服务意识的人。
“未来何去何从,我们并不知道,但只要我们追寻着心中的梦想,努力学习,厚积薄发,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依然可以书写出自己人生华丽的乐章,”胡可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