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技:匠心育英才 妙语绽芳华
第十一届汉语应用能力大赛开赛在即,上海食品科技学校参赛团队正以昂扬之姿投入最后冲刺。由周源泉、朱小芹、钟炎雯、刘卉四位语文教师组成的教师团队,带领选手们积极备赛,在语言应用能力的广度与深度上实现双重突破,展现出新时代职教学子的卓越风采。
分层施策 打造精准训练体系
为深化汉语教学改革创新,推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落地,“汉语应用能力”项目通过梯度化模块设计与场景化任务驱动,全方位考察参赛者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竞赛设立读写应用、听说口语、综合应用三大模块:读写模块聚焦职场与专业场景需求,系统考核核心应用文种的写作规范;听说口语模块创设沉浸式语言环境,通过导览解说、即兴演讲、交谈访谈等多类真实场景,检验选手的信息抓取、跨文化适配及临场应变能力;综合应用模块要求选手在3-5分钟内完成新闻素材分析、复述、综述等三项任务,重点考察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
情境浸润 激活语言思维潜能
集训中,教师团队突破传统训练模式,创设"语言应用实验室"。王芯瑜同学将训练过程喻为"文学密林的探幽之旅":"从最初对音频材料的焦虑无措,到如今能自动锁定关键节点,我真正领悟到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这种蜕变比技能提升更珍贵。" 袁颖同学感触深刻:"大家各抒己见、多角度剖析,我的批判性思维悄然萌芽,现在能以不同方式诠释同一思想。"
匠心传承 书写育人新篇章
指导教师团队始终践行"以赛促教"理念,将竞赛标准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创新"过程性评价档案",记录每位选手的能力成长曲线,邬艾林特别提到:"老师带着我们一遍遍模拟比赛流程,从格式规范到临场应变,每个细节都抠得极细,这种严谨让我终生受益。"
砥砺前行 剑指赛场展锋芒
目前,学校参赛团队已进入冲刺阶段。备赛日子里,既有深夜实训室的灯火通明,也有队友间的默契击掌。许嘉璐同学信心满怀:"老师和队友的帮助让我度过最艰难的瓶颈期,现在的我,能用语言稳舵前行!" 邬艾林则以"破茧成蝶"形容团队状态:"从技能训练到思维升级,从独自拼搏到团队协作,我们准备好了!期待在赛场用汉语表达的力量,绽放青春光彩!"
随着出征号角吹响,这支融合专业底蕴与创新活力的队伍,正以饱满热情迎接挑战,期待在星光的舞台上展现上海职教学子的汉语应用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