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记者团:智汇财税新生态 星光点亮职教路
2025年5月25日,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十一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财税基本技能赛项在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举行。该赛事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精心主办,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全力承办,吸引了全市11所职业院校的88名选手齐聚一堂,同台竞技。这场大赛亮点纷呈,为职业教育领域献上了一场智能财税的技能盛宴。
赛事内容紧贴行业前沿,聚焦智能财税核心技能
本次赛项由技能操作模块和展示讲解两个模块构成。比赛依托智能财税共享服务云平台,借助大数据、机器学习以及RPA机器人和电子发票等先进技术,面向社会财税共享服务机构和企业财税共享服务中心展开。参赛选手需完成财务共享业务处理、纳税事务处理、财务数据分析等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以此考察他们在新技术背景下运用财税知识的能力、职业判断力,以及在企业内控制度框架下实现人人协同与人机协同进行会计核算、纳税事务处理和财务数据分析的能力。同时,还评估了选手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各种问题时展现出的应变能力。
大赛采用团体赛与个人赛相结合的形式,充分考查选手的综合能力。在技能操作的财务共享业务处理模块的团体赛中,每个参赛队由4名选手组成,分别承担票据处理岗、业务财务岗、总账会计岗、财务主管岗的职责。各岗位分工明确,选手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协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业务任务。纳税事务处理和财务数据分析模块则采用个人赛形式,选手们需要独立完成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以及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等任务。通过个人赛的设置,大赛能够更全面地评估选手的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和职业素养。
此外,展示讲解模块为选手们提供了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参赛队伍需围绕竞赛内容自主确定展示主题,制作PPT并进行现场汇报,且时间严格限制在6分钟以内。裁判长刘舒叶在接受小记者采访时特别指出:“这一环节不仅考验选手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评分标准还涵盖职业素养、应用价值、团队合作以及创新创业等多个维度。”选手们凭借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表达和生动的展示,充分彰显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团队风采,使得整场比赛更具观赏性和广泛影响力。
然而,在评分中汇报展演侧重于主观,如何保持公平公正呢?刘老师指出,这次比赛设有两个平行评审团,每组由七位裁判组成。首先,数量上确保评审的全面性和多样性。其次,十四位裁判通过抽签方式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组别。第三,比赛开始前,十四位裁判进行了详细培训,提供了统一的评分标准。最终结果显示:A组有两支队伍得分超过270分,B组同样也有两支队伍达到这一高分。这表明,各组的团队在各个分数段的表现相当平衡,体现了裁判们在评分标准上的准确把握和公平性。
参赛队伍表现精彩,彰显职业教育成果
裁判长刘舒叶对会计专业学生技能考核与竞赛的新变革进行了深入剖析:“与往届相比,今年的考核特别增设展示环节,对学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综合素养要求。”刘老师进一步指出,那些成功将新兴技术如RPA、Python融入项目之中,并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团队,获得了显著的较高评分,这无疑体现了选手们的精心准备与全情投入。然而,部分队伍在框架构建方面显得较为单薄。刘老师特别强调,在团队展示过程中,精神风貌、语言表达以及内容的熟练程度都至关重要,这些细节直接影响到整体的评分和评价。
在此次比赛难度显著提升的情况下,上海市商业学校的邹雯馨、王怡芸、朱欣怡和郑进回顾团队合作历程时表示:“大家在初始协作阶段遭遇了一些分歧,然而,为了共同的目标,成员携手努力,最终不仅实现了个人技能的飞跃,也推动了团队整体的进步。
在赛场之外,他们同样经历了深远的转变。那些曾面对公众时略显紧张的年轻人,如今已能更加自信地应对媒体的注视。“我们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尤为重视专业拓展课程的开展,其中商务礼仪、沟通与演讲作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交流与表达技巧。例如,在我的课堂上,我常常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他们进行自我陈述,并指导他们如何利用各种工具进行汇报和展示。”上海商业学校财会主任胡海梅老师向小记者反馈。
赛项成果显著,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以赛促教,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为职业院校智能财税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示范作用,促使各院校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海电机学院附属科技学校杨晓真、顾倾成两位指导老师为小记者举例说明:“安排学生前往企业实地参观,了解实际的工作流程和环境。随后,学生与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听取他们在真实业务中的经验和见解。此外,我们还邀请企业导师来校授课,将他们丰富的实战经验融入教学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和行业动态。”
以赛促学,比赛以“智能”命名,意味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变革。来自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的吴梦欣选手提到,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许多基础性工作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同时,它的出现也在帮助我们缓解压力,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夯实基础还能在决策和管理方面做提升。备赛过程中,通过即时访问AI,学生能够获取最新的政策解析,迅速理解并适应变化,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
通过此次大赛,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力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展示,这无疑提升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职业院校,积极投身于前沿专业领域。在赛场的另一栋楼里,职业体验日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许多前来学校参观体验的小朋友也被紧张而激动人心的比赛氛围深深吸引。这种对职业教育的热情不仅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同时也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家长。他们真切地看到了职业教育所蕴含的广阔前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此类大赛的持续成功举办,以及认可与认知的不断提升,将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踊跃为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比赛不仅是能力提升的阶梯,更是成长的契机。珍视在备赛过程中积累的技能、协作与抗压能力。那些在实践中打磨出的从容与笃定,早已超越了竞赛本身的意义。小记者特别关注到本次比赛三年级的选手颇多,面对即将步入高校,向裁判长刘老师请教学习秘方,她提出了一则中肯的建议:切不可眼高手低,自诩学有所成。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谦逊,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这样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这是一群职校生的技能突围战,更是新一代技术人才面对AI浪潮的主动应答——他们正以星光为引,浇筑属于数字时代的职业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