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记者团:“技能+展示”双轨亮相 网络运维大赛锤炼学子真功夫
2025年6月1日、2日,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十一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建设与运维赛项在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成功举行。本届赛事迎来重大革新,首次引入“技能操作+展示讲解”双轨赛制,对选手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来自12所院校的师生团队同台竞技,展现出新时代职教学子的精湛技术与进取风貌。
赛制革新:技能与素养并重,紧贴行业新需求
本次大赛的最大亮点在于赛制的变革。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信息技术系副主任林丹丹表示,改革旨在全面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传统的技能考核基础上,新增了占比20%的展示讲解环节,着重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一变化促使备赛策略全面升级,学生不仅需要强化技术操作,还需投入大量精力准备PPT制作与项目汇报。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陈逸飞坦言:“师生压力较往届显著提升。”
备战攻坚:汗水浇筑成长,挑战淬炼真功
各参赛团队经历了高强度、高密度的备赛过程。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在备赛时面临设备短缺的难题,但他们依靠软件模拟环境,成功搭建了原型设备,克服了训练障碍。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的袁子敬提前三个月投入训练,日程安排紧凑:上午三小时模拟赛,下午再战三小时,午间与晚间进行两轮复盘。在训练中,师生们通过深入研究官方文档、搜索专业资源等方式,逐一攻克复杂技术难题。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一年级新生陈飞表示,作为技术新手,在学长和老师的带领下,他以“多问、多学、多听”的态度迎难而上,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赛场风云:紧张与惊喜交织,教训与经验并存
赛场气氛扣人心弦,每个技术细节都至关重要。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王玉昕的团队在配置SNMP服务时混淆了华为与思科的命令,但凭借现场查阅文档迅速修正。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的袁子敬对比赛最后30分钟的文件导出环节记忆犹新:“一次操作失误迫使我们重来,最终在仅剩十分钟时惊险完成。”
本届赛事也有令人遗憾的案例:有团队因未执行最终文件保存操作,导致所有成果无法提交,成绩归零。这一教训为所有参赛者敲响了警钟:扎实的技术功底可能因基础流程的疏忽而付诸东流。保存、提交和确认环节必须成为“肌肉记忆”。
育人硕果:能力跃升,未来可期
尽管挑战重重,但赛事给选手们带来的成长与收获令人瞩目。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的周子豪表示,通过备赛,他掌握了远超课堂广度与深度的服务器配置知识,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能力的“跨越式”提升。林丹丹副主任观察到,许多原本内向的学生在展示环节中变得自信从容,沟通表达与仪表仪态显著提升。学生们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攻坚”,自我驱动力和学习状态发生了质变。她还指出,中职阶段的大赛经历使学生在高职阶段更易被选中参与更高级别赛事,其高度匹配专业技能的训练也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校长葛睿强调,大赛是锤炼学生综合能力的绝佳平台,获奖成果有力推动了学生的升学与就业。
面对技术快速迭代的行业现状,前辈们寄予厚望。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陈逸飞老师鼓励学生:“新技术不断涌现,务必持续学习,学无止境!”中华职业学校的朱琪老师期待学生“比老师做得更好”。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的王玉昕、沈千乔建议学弟学妹保持平常心:“参赛的核心价值在于锻炼与成长,过程本身已弥足珍贵。”
上海市“星光计划”大赛持续为职教学子搭建技能锤炼与梦想起飞的舞台。当网络运维的代码在赛场流淌,当自信的汇报声在讲台回响,新一代技能人才正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蓬勃的综合素养,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数字化建设注入强大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