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记者团:匠心丈量天地,技能点亮未来

来源:上海市“星光之约”记者团 时间:2025-06-09

2025年5月31日,备受瞩目的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十一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与处理赛项在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顺利开幕。本次大赛汇聚了来自上海8所高职院校的64名学子同台竞技,每所院校均设有指定选手组和备选选手组共同参赛。

上海市“星光之约”记者团深入赛场,专访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参赛团队,记录下他们在赛程中的拼搏瞬间和心路历程。

学子话心声:星光映征途,付出皆值得

当天赛场上,专注与拼搏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在精密仪器与复杂数据构成的方寸之间,一场无声的“毫米级”较量正紧张进行。选手们凭借精湛技艺征服赛场,用行动诠释新时代技能人才的卓越风采。

本次大赛内容紧跟行业前沿,贴合实际需求,涵盖二等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和展示比赛三大模块。各参赛队伍需在不同模块中快速切换,既要在二等水准测量中高度专注,又要在数字测图中无缝协作,还要在展示环节将专业素养转化为清晰表达。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队一队队长肖栋泽所在队伍,无疑是全力冲刺的代表之一。

“从早上进场开始,神经就一直紧绷着。”这是肖栋泽在采访中的第一句话。彼时,他额头汗水未干,眼神却难掩完成比赛的喜悦与满足。谈及对本次大赛的总体感受,他毫不犹豫地表示:“这场近8小时的高强度赛程,实则是对技术、体力、意志力和团队默契的全面挑战。每一次测站定位、数据估算和仪器读数,都要求我们全神贯注,不容丝毫马虎。”

赛场上,RTK的频点声、水准仪的调平声、队伍间简洁高效的指令声以及笔尖记录数据的沙沙声,交织成一曲紧张而有序的“测绘交响曲”。在阴沉的天空下,选手们迎着风疾速奔跑,精准移动、反复校验,只为将误差降至最低。他们专注拼搏的身影,成为赛场上最动人的风景线。

随着赛程渐近尾声,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二队队长胥嘉浩也分享了他的参赛感受和未来展望。

“尽管团队始终齐心协力,但测站作业时还是遇到了突发状况,这对队长的临场应变能力是一大考验。不过,正是这些挑战让我逐渐成长为一名负责任且细致严谨的带头人。”胥嘉浩回忆道。他特别提到,赛前就叮嘱组员保持平常心,按照日常训练的节奏完成比赛,即便出现失误,也要稳扎稳打推进,杜绝互相催促或抱怨,始终做到相互理解包容。

“通过比赛,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力量远胜个体之和。与其他高水平队伍同场竞技,开阔了我们的视野,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胥嘉浩的心声,正是全体参赛选手的共同感悟:星光大赛不仅是技艺的竞技舞台,更是一次磨砺自我、收获成长的宝贵契机。

师者护花开:星火燃初心,耕耘育桃李

赛场上,选手们奋力拼搏、挥洒汗水,而这背后,离不开指导老师们的悉心培养与默默付出。参赛队伍的指导老师雷婉南老师向小记者阐述了一支队伍在高强度竞赛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雷老师开门见山地指出:“首要因素是选手们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追求卓越的驱动力。测绘工作常与艰苦环境相伴,没有对专业的真诚热爱和对技艺精益求精的内在驱动力,很难在漫长枯燥的训练和高强度比赛中坚持下来,更难以在精度上做到极致。每支成功的队伍里,成员眼中都有对专业的执着之光。”

接着,她强调了第二个关键要素:“比赛比的是选手们骨子里的规范意识和扎实基本功。测绘是科学工程,容不得半点随意。从仪器操作的标准化流程,到数据记录、计算的严谨方法,再到团队协作的固定口令和配合模式,都必须建立在牢固的规范基础上。比赛中任何微小的违规或操作变形,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导致失分甚至失败。规范是保障精度和效率的生命线。”

雷老师继续阐述第三点:“比赛还考验选手们的临场应变能力与团队协作韧性。比赛环境复杂多变,仪器临时故障、天气微小变化、现场突发干扰、时间压力剧增……这些都在考验队伍的冷静判断、快速决策和协作调整能力。成功的队伍往往能在压力下迅速找到替代方案,成员间互相补位,将意外影响降至最低。这种处变不惊、协同克难的能力,是未来职场的核心素养。”

最后,雷老师总结道:“星光大赛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打造一个真实的、充满挑战的练兵场,让他们在高压下检验和提升这三大关键能力。今天赛场上展现出的热爱、规范和应变力,正是测绘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

逐梦向未来:热爱作风帆,规范为标尺

下午四点半,随着哨声响起,测绘项目圆满收官。无论名次如何,每一位专注测量、挥洒汗水的选手,都已用行动诠释工匠精神的真谛。他们酸胀的手指曾紧握棱镜杆,汗湿的额头曾贴近目镜筒,他们用青春践行着总负责人强调的 “热爱、规范、应变”。

“比赛虽然结束,但我们对精度的追求永不停步。”肖栋泽队长的感言掷地有声。而大赛总负责人雷老师提出的“成功三要素”,则为测绘梦想学子指明了成长方向。

这场在建管校园举行的技能盛会,点亮了今日星光,更深刻洞察人才培养本质,精准把握行业需求,为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在智能化时代的扬帆远航校准罗盘、培育舵手。新时代测绘青年,以热爱为帆、规范为尺、应变应万变,必将用手中之“尺”,丈量出更加壮阔的数字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