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记者团:联十线百网,通千人万物
物联网,作为连接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桥梁,正引领着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为响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培养新型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6月7日至8日,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十一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技术与服务项目比赛在上海市贸易学校圆满落幕。此次比赛不仅展示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卓越技能,更推动了中职学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本次赛项归属电子信息专业大类,吸引了11所职业院校的积极参与,以团体赛形式进行,每所学校派出2组选手,每组3人,共计66名选手参赛。竞赛内容涵盖五个模块:A理论考核、B物联网设备安装调试与运维、C物联网终端设备开发、D物联网场景仿真应用以及新增的E展示讲解模块。比赛分为两天进行。第一天进行ABCD四个模块的技能比拼,以轮转方式进行;第二天则进行展示讲解模块的角逐,每个小组在7位专家评审面前进行8分钟的展示讲解和5分钟的问题答辩。
新增的展示讲解模块受到了广泛关注。物联网应用与服务赛项的专家组长和裁判长徐方勤老师表示,这一模块能够更全面反映选手的表达沟通和临场发挥能力,同时也是对选手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此外,它还能让团队协作表达得更加充分,考察选手的口头表达和互相配合的默契度,从而培养综合性人才。
解码布线,一展网通实力
6月7日早上7:30,尽管天色阴沉,细雨绵绵,第一轮参赛队选手早已聚集在上海市贸易学校。他们穿过夹道竹林,抵达学校图书馆一楼进行签到,出示身份证、签字、封存手机、签署《参赛选手安全承诺书》,领取参赛证并贴在衣服上,随后进入候考室等待。室内熙熙攘攘,选手们以团队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讨论,指导教师也在做着最后的叮嘱。
8:00,每组选手的队长在物联网应用与服务比赛项目负责人贾盈莹老师的有序组织下,以签到时抽取的顺序号排成一列,从暗箱中抽取参赛编号。根据参赛编号,在裁判的监督下抽取考位号。这是为了比赛的公平公正而采取的“双加密”措施。“在比赛过程中,选手是不能有任何身份标志的,采用‘双加密’的方法来隐藏选手身份。而对裁判而言,不应该知道选手来自哪个学校。两次独立抽签加密的‘双加密’措施使得我们的裁判在打分的过程中是不知道选手身份的,只有当时负责第一轮抽签的人和第二轮抽签的人加起来才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选手信息泄露,减少人为干预的可能性,保障竞赛的公平性。”本场比赛的督导、来自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的章兴荣老师说道。
8:20,图书馆二楼学生艺术中心内,电脑沿墙整齐排列,工具安装架林立左右,器材箱均准备就绪,选手正列队有序进入。团队进入工位,根据桌面摆放的耗材确认书,第一件工作是检查比赛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是否齐全、完好,如有问题则上报裁判替换。选手逐一清点,在表格上打钩,一丝不苟。
8:30,比赛正式开始。选手们根据分工安排开始团队合作,从理论考核到设备安装调试、程序编写与测试,每个团队都展现出了高超的技能和默契的协作。
团队共演,见证千人万境
6月8日是E模块项目展示的比赛。尽管天气恶劣,但选手们依然准时报到、抽签,并按时进入候场区进行最后的演练。在展示讲解环节,选手们通过PPT生动地展示了自己团队设计的项目,并对裁判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精彩的答辩。
上海市食品科技学校的方梓涵、朱相霆和谢浩哲同学,他们虽然本专业都不是物联网,但出于对这个专业的喜爱,聚集到了一起,并结合自家老人独居犯病的亲身经历,设计了智能辅助老人的系统,将技术与应用结合,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脸上的青涩已然褪去,仿佛经历了一场蜕变。“能够参加这样一个市级比赛,我们感到很自豪,我们希望在比赛中展示出我们最好的一面。”
在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的李祥程、蔡锦迪和周仁杰同学眼中,他们亲切地把自己的项目称为“亲儿子”。对于E模块,自信的他们拥有独特的看法:“一些技能人才可能只善于通过技能操作展现自己的技术,口头方面能力较弱。而增加PPT演讲,不仅是为了锻炼口头能力,更考验选手对项目掌握程度和代码原理的理解,只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可能行不通了。”在这次比赛中,他们不仅从0开始研创了这个项目,更在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对专业真挚的兴趣。
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的带队史成龙老师表示,在参赛训练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驱动能力。他强调,只有学生能够沉下心研究某些知识点或技能,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
联通万物,奔向未来之界
物联网应用与服务赛项一直响应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校企合作、社会参与、充分开放”的办赛理念,旨在为中职院校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引导中职院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据上海贸易学校计算机教学部副主任兼比赛负责人贾盈莹老师介绍,职业技能比赛也在影响着学校课程内容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学校目前已经形成了“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并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为核心,组建了涵盖现代通信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等专业的智慧物联专业群,技能大赛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积极促进作用。
在变革的浪潮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技术进步,打破传统界限,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无缝连接。以创新为驱动力,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智能、互联的世界。我们相信,在这个不断演进的未来之界,将激发更多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未来带来的便利和进步,共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将一个万境互联的世界带到我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