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记者团:多维竞技展风采,食药检验育匠心
2025年6月6日至7日,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十一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食品药品检验项目比赛在上海市医药学校赛场成功举行。本次大赛有来自8所中职院校的16支队伍64名选手参加。赛事由理论考试、虚拟仿真、实操考核及工作任务展示等多个环节组成,各环节相互衔接,全面且深入地考察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大赛旨在通过竞技平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弘扬工匠精神,并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意识。
直击现场:多维竞技,点亮技能之光
6月6日下午,上海市医药学校副校长金慧为大赛致辞,向各方表达诚挚欢迎与感谢,并承诺以专业、公平的赛事环境,助力选手突破自我。随后,参赛选手完成抽签,并前往实操场地进行实地考察,为正式比赛做好充分准备。
下午3时,理论考试在机房准时开始,为后续的实操环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6月7日,实操环节正式拉开帷幕。选手们再次抽签,分为上午组和下午组,分别参与“食品中总酸的测定”与“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分析”两大模块的比拼。这些模块紧贴食品药品检测的实际项目,对选手的动手能力、细节把控能力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同时,上午还增设了虚拟仿真模块,考验选手的应变与适应能力。晚间的工作任务展示环节,各参赛队伍以流畅的报告与精彩的成果展示,彰显了团队协作的智慧与力量。
幕后故事:匠心备赛,凝聚成长力量
在备赛过程中,选手们经历了无数次的挑战与突破。来自上海科技管理学校的何景欣向学记分享了她的“检验”之路,讲述本次比赛带来的诸多收获。
起初,实操中移液管放液不精确成为她的“拦路虎”,手部的细微抖动导致液体体积测量误差显著,实验数据频频偏离标准范围。
面对这一难题,她的指导老师吴浩迅速调整教学策略,采用“分解动作教学法”,将移液管操作拆解为握持姿势、吸液速度、放液角度等多个关键环节,进行一对一指导与针对性强化训练。经过数百次的重复练习,何景欣逐渐形成了“肌肉记忆”,成功攻克了这一技术难关,专业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除了技术上的精进,何景欣的心态也经历了蜕变。首次参加大型比赛的紧张情绪一度影响了她的发挥。吴浩老师及时分享自身经验,教她通过调整呼吸频率、进行心理暗示等方法,逐步缓解紧张情绪,以更加沉稳的心态迎接挑战。
“星光”闪耀,赋能技能人才与行业发展
上海科技管理学校指导老师吴浩认为,“星光计划”大赛契合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战略,既能助力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塑造追求卓越的精神,又能增强其职业竞争力。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指导老师蔡勇指出,备赛与竞赛过程实现了理论到实践的深度转化,让学生在钻研细节、应对突发状况中,夯实专业基础,锤炼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上海现代化工职业学院领队老师高文杰表示,大赛补足了中职生实践短板,团队协作与成果展示环节有效提升了学生心理素质和沟通表达能力。
裁判长李博强调,“食品药品检验”项目紧扣行业高频工作内容,技能考核与实际需求高度匹配,为食品药品行业输送专业人才,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食药安全保障战略。
可见,上海市“星光计划”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平台,既为职校生点亮了技能成才之路,为国家战略培育了高素质后备力量;又为食品药品行业注入了创新动能,推动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与同步共振,共同筑牢了食药安全的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