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在市“星光计划”企业经营沙盘赛项中斩获佳绩

来源: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 时间:2025-06-19

2025年6月1日至2日,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十一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赛项在上海市商业学校火热开赛。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由余兰香、刘金亮两位老师带队,组织种子队与随机队共8名选手参与角逐,最终种子队以89.20分荣获B区第四名,随机队也在A区17支队伍中展现出不俗实力,为学校再添技能竞赛新硕果。

选手实战:策略与协作的双重考验

此次大赛聚焦企业经营管理实战,要求选手在模拟商业环境中完成战略规划、生产运营、市场营销等全流程决策,对团队协作与商业思维提出极高挑战。

种子队:精准布局,在推演中打磨商业逻辑

该校种子队选手樊华臻、曹成阳、马宇帅、徐智捷组成的“精锐之师”,赛前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历经数月沙盘推演训练,针对市场预测、成本控制等核心环节反复打磨方案。“每次训练都像一场真实的商业博弈,我们曾因原料采购时机失误导致资金链紧张,也因产品研发节奏滞后错失市场窗口。”队长樊华臻回忆道,“但通过不断复盘,我们学会了用数据模型预判市场波动,比如在第三经营周期,我们通过分析消费趋势快速砍掉低毛利产品线,将产能集中到新兴市场,最终让市场占有率提升了12个百分点。”

比赛中,他们以“精准定位细分市场+动态调整生产节奏”为策略核心,在原料采购与产品研发的博弈中展现出成熟的商业判断力。谈及获奖心得,曹成阳感慨:“沙盘教会我们‘取舍’的智慧——有时为了抢占高端市场,必须暂时牺牲短期利润;而稳定的现金流,永远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 

随机队:临阵破局,在挑战中淬炼应变能力

随机队许睿洋、陈佳琪、郝玉、浦家榕四位同学虽为临时组队,却在比赛中呈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面对A区高强度的竞争压力,他们创新性地采用“风险对冲型”经营策略,在保持传统产品利润的同时,大胆试水新兴市场研发。“我们最初因经验不足,在第二周期陷入库存积压与资金短缺的双重困境,甚至差点‘破产’。”许睿洋坦言,“但团队没有慌乱,陈佳琪快速拆解财务数据,郝玉负责对接‘银行’紧急融资,浦家榕则用可视化图表梳理库存结构,最终通过‘清库存+贷短期款’的组合拳稳住了局面。” 

尽管在资金周转率控制上遭遇阶段性挑战,但团队通过紧急融资与库存优化的组合策略化解危机。陈佳琪在赛后总结中写道:“这次比赛让我明白,商业决策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在变量中找到破局点——就像我们为了平衡风险,既保留了成熟产品的‘安全垫’,又用小比例资金押注新市场,这种‘双轨策略’反而让我们在激烈竞争中找到了生存空间。”

以赛促学:三阶培养模式结出硕果

“沙盘竞赛不仅是技能的较量,更是对商业逻辑的深度实践。”指导老师余兰香赛后表示,种子队的二等奖成绩离不开选手对经营数据的敏锐洞察,而随机队的表现则印证了学校“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成效。据悉,该校长期将企业经营沙盘课程纳入商贸类专业核心教学体系,通过“理论建模+仿真操作+赛事复盘”的三阶培养模式,已累计为上海市职业技能竞赛输送多支优秀队伍。 

种子队选手徐智捷分享道:“课堂上老师教我们用Excel搭建成本模型,而比赛让这些公式‘活’了起来——当我们在虚拟市场中看到自己的决策直接影响企业盈亏时,才真正理解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随机队浦家榕则表示:“这次经历让我明确了未来方向,我计划深入学习财务分析与市场调研课程,希望下次参赛能在数据预判上做得更精准。” 

未来展望:深化“岗课赛证”融通育人

随着大赛帷幕落下,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在本届“星光计划”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赛项中再获突破性成绩。此次赛事不仅检验了学校商贸专业群的教学改革成果,更通过实战平台为学生搭建了对接行业前沿的成长阶梯。 

谈及今后努力方向,种子队马宇帅表示:“我们已组建‘ERP沙盘社’,把比赛经验转化为校本案例,帮助更多同学理解商业决策逻辑。”随机队郝玉则透露:“我们正在复盘比赛中的资金管理漏洞,打算结合‘业财融合’课程知识,设计一套更科学的现金流预警模型。”

未来,该校将持续深化“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让更多学校在技能竞技舞台上绽放职业光彩。正如余兰香老师所言:“比赛的终点不是获奖,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商业实践中找到自己的成长坐标——这才是‘星光计划’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