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工业技术:“疫情下的一堂思政课”系列之十
——静心守“沪”,“疫”往直前
   2022-05-09   来源: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   

如果说近来有什么困扰,叫你难以入睡,我猜不是奥密克戎肆虐让你焦虑,不是封控在家无聊所致。大概是“如果华佗再世,崇洋都被医治,外邦来学汉字,激发我民族意识”的歌词萦绕在你耳边,周杰伦那魔性的说唱让你着迷,彻夜辗转吧!“今天你是畊宏男孩女孩吗,今天的《本草纲目》你认真跟着跳了吗?”随着健身热潮的涌来,茶余饭后,我们是不是又多了许多新的话题。

但每每听着“如果华佗再世”这熟悉的歌词,总不免叫我想起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一)中的一句诗: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诗的大概意思是建国初我国南方广为流行的血吸虫病一直叫人担忧,一个小小的血吸虫让南方的山明水秀,萧杀黯淡,即便华佗这样的神医也无法根治血吸虫病这样的顽症。居家学习的你,此时,是否也有这样的彷徨?眼前夏始春余,叶嫩花初,触手可及的光影,因为疫情的猖獗,成了你遥不可及的期盼。可是同学,窗台上的花花草草,谁说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伏尔泰也曾告诉过我们,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所以,焦虑之余,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审视一下这场疫情,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想跟你分享一下我的所想所感。

唯物史观,科学引领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对于当下疫情,我们要坚持唯物史观,科学的去认识。从武汉按下暂停键到今日齐心守“沪”,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肆虐,让有些人失去了耐心,着急“躺平”。但4月15日张文宏教授在视频连线欧洲时称“人类文明史上,没有一次传染病的控制是通过群体免疫的。有没有见过群体免疫?有,麻疹、天花,而水痘还没有完全建成。靠什么?靠疫苗。”而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4月29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动态清零”是中国疫情防控的制胜“法宝”。两年多的疫情防控实践证明,发现一起、扑灭一起的“动态清零”,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于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所以,焦躁的你,慢下来,静下来,用科学的历史观去审视令你烦忧的奥密克戎,以静制动,我们终会以智取胜。

长征精神,守“沪”信念

上一周的历史课上,我们重温了长征岁月,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长征结束了,但似乎又还没结束……因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而这场疫情就像一次战斗的考验。虽然这场战斗没有硝烟,但敌人却就在身后;虽然这场战役没有后方,但我们每个人都在前线;虽然这场战争没有平民,但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所以除了对疫情有科学的认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把长征精神高高举起,与疫情战斗到底,因为一切伟大征程,都离不开精神的力量。面对上海的疫情,根据上级防控要求,我们开始了居家学习,不聚众,少流动,万众一心,紧密团结,自觉在家,不为国家和人民添负担。疫情中,党员、医务人员冲在前锋,不惧生死,不怕牺牲。一张张印满红手印的“请战书”,一批批志愿者不分日夜,为疫情流血流汗,因为他们始终把顾全大局,保卫祖国作为责任与担当。疫情之下,我们对党抱有高度信任感,事实证明,党和中央也从未放弃任何一个生命。我们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座城市,每一个人都是长征精神下的中国战士。在疫情防控,民族大义面前,长征精神永远不会缺席。

民族自信,使命担当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并延续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受岁月洗礼而生生不息。当今中华民族所处之时代,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树立坚定的民族自信,要打赢这场疫情战,更需要坚定的民族自信。巍巍长城是华夏文明的见证,滔滔黄河激荡出浩浩中华魂,丝绸古道是心怀赤诚的感动,横平竖直书写着兼容并包的东方魅力。面对疫情的猖獗,我们果断按下暂停键,居家学习生活,严防死守。中国战疫尽显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民族自信为支撑,是使命担当为责任。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当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每一位有责任有担当的国人,此时都会谨记防疫要求,舍小我为大爱,把家国情怀记心间,坚定民族自信,坚信“疫”往开来,砥砺前行。

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中也曾写道“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我相信在唯物史观的正确指引下,在长征精神的激励下,在崇高的民族自信的引领下,这样的日子很快就会来临。到那时,黄浦江边我们健步流转,与暖风问候。到那时,艳阳晴空,你我在阳光下相会,与我们的校园问候。到那时,月亮奔回湖心,野鹤奔向闲云,我们共同奔向那繁华的街道,拥“沪”问候,一切安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