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
新闻出版:《晓红途APP》:红色场馆一“触”即达
   2023-02-28   来源: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   

星移斗转,硕果清芳,四时轮转,庚续华章。回望刚刚过去的2022年,有太多闪光时刻,值得我们铭记。这一年,新闻出版师生始终不忘初心,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坚定前行的步伐,取得了丰硕的成绩。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承载着新闻出版师生的智慧与才干、坚持与付出。本期我们走进第三届上海市中职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种子赛道决赛金奖作品《晓红途APP》的创作团队,聆听金奖背后的故事。

参赛组别:科技创新组 

项目名称:晓红途APP

团队成员:朱煜翎、袁蕾、王昕琳、蒋天成、王怡辰 

指导教师:魏雯雯、毕红

破局:科技传承红色基因,点击联动红色文化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当代人越来越青睐线上移动学习知识。如果能够设计一款关于红色资源遗址的APP,让人们置身红色场馆里能够轻松get相关知识介绍,即使足不出门也可以在APP上闲逛学习,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吗?

这就是《晓红途APP》作品的诞生灵感——利用信息技术传承红色基因。但这只是开端,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晓红途APP》师生团队做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对青年、中年、老年不同的群体展开了“红色文化了解途径”调研活动。“我们想做一款红色文化APP的想法,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与肯定。在调研的过程中,也接收到许多有效的反馈。”团队成员袁蕾说。

QQ图片20230227084430_副本.jpg

创意作品的形式确定了,内容怎么安排呈现呢?还有市面上有着许多同质性产品,APP的设计该如何彰显独特性?《晓红途APP》团体的方法是从专业特色入手,将设计绘制的卡通原创插画运用在APP界面和文创衍生产品,吸引用户使用点击了解,同时为其提供导引介绍、拍照记录和线上交流等板块。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线上浏览,了解革命遗址和它们背后的故事。

“我们是包装策划与设计的专业学生,在平时平面设计基础、结构素描、色彩原理与配色等课程中,老师们会通过各种渠道夯实我们的技能。如何在设计中寻找到自己的亮点,结合老师教的将自己的专业特色发挥到极致,于是团队就想出了手绘的方式。”团队成员王昕琳同学说。

打磨:抓住每一个闪现的灵感,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从着手进行创作时五花八门的想法到确定做红色文化宣传APP,从对沪上红色文化的初步了解到对每个区有哪些红色景点如数家珍,半年的比赛时光中,由5个女孩子组成的队伍一头扎进红色文创的大门中,对专业的热爱让他们在推翻中不断重构,直至找到最优解。

讨论修改,踩点取景,手绘……团队做好前期充分准备的同时,也从不排斥即兴发挥。一些一触即发的灵感,往往在碰撞中闪现,卡通风格的使用就是灵感的闪现。标志图形设计灵感也是运用到印刷出版中印章的样式,采用中国红色彩,使得最后的形象简洁鲜明。设计中将简单直接的交互方式应用其中,便捷了用户的使用。

每一个亮点的展现都是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完成的。团队成员袁蕾回忆说:“参赛时,每当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我们都会及时发在交流群里,经常半夜手机也会叮铃作响,讨论是随时随地的,也轻松有趣。”

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的魏雯雯老师作为此项目的指导老师之一,她也感动于学生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她说:“参赛过程是漫长而充满挑战的,面对一个新的设计领域,同学们有压力,也遇到了不少挫折。遇到困难她们没有想过放弃,不断讨论、改进,她们相互帮助、团结协作,始终坚持努力到入围决赛、获得金牌,这个过程让她们收获了坚韧。”

收获:在层层挑战中感知专业的能量

初入专业时他们有的是“画画小白”,一点一滴地夯实基础,作品在市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团队成员一致认为坚持就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同时在专业的实践中了解的红色文化越多就越热爱中国共产党,利用专业所长能让他人更多了解红色文化,也感受到专业的能量。

“我感受到党史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专业的学习,我们可以为宣传红色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觉得意义非凡。”朱煜翎同学谈及《晓红途APP》的整个过程表示,在熟悉中创新,坚持下去,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指导学生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的步骤。毕红老师作为另一名指导教师与魏雯雯老师经常在一起交流,有着多年大赛指导经验的她们经常会在一起头脑风暴,如何以赛促学,她们汲取竞赛中学生难点,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调整教学步骤和思路,增加教学环节,将学生们遇到的代表性问题和解决方法融入教学设计中。

“创作一定会经过量变到质变,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相互学习,要去多观察、多比对,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毕红老师说,“学校也一直在不断夯实专业建设,不断完善理实一体的课程,培养学生具备职业发展与成长的能力。今年是这些孩子的第三年学习,未来很长,希望他们能够继续精进,用专业技能点亮精彩人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