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建设
上信校:传承 诊断 提高 创新
——李关华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名师工作室面对面交流活动
作者:智能制造系   2023-03-07   来源:上海信息技术学校   

zj-1.png

春暖花开时不远,万紫千红总是春。3月5日,一场“传承、诊断、提高、创新”的面对面交流活动在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成功举办。活动汇聚了上海教委装备中心赵晓伟、李欣雨,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胡秀锦,同济大学俞雅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李静博士团队,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凌航,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朱艳梅,上海市公共事业学校黄艳飞,杭州市中策职业技术学校汪振中等专家名师,共同和工作室学员及安徽、贵州、浙江等地的职业院校老师们面对面交流,通过名师学员面对面交流,充分发挥职教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增进历届工作室学员间的相互交流和传承,帮助工作室学员快速提高和成长,本次会议由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杨利静老师主持。

“李关华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揭牌仪式

为进一步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创新攻关、带徒传技、交流推广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首席技师团队建设,为社会培养技能技术骨干,为本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出应有贡献,2021年11月李关华老师经评审同意获批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2023年3月5日在上海信息技术学校7号楼101室举行揭牌仪式。

zj-2.1.png

zj-2.2.png

传承、诊断:规划汇报,专家指导个性化

为建设团结向上的工作室团队,明确各学员自我成长目标,邀请专家对各个学员的年度发展规划进行精准把脉,提出个性化建议,确保每个学员的规划都具有可行性、适配性、发展性,为学员的成长夯实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李关华名师培育工作室第一批优秀学员朱艳梅、黄艳飞、汪振中作为点评专家从自身经历出发,为各个新一届成员提出有参考性的建议,以自身为榜样鼓励学员们,充分利用工作室的平台全面参与竞赛指导、课题研究、教材编写、专利申请、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等等工作中去,不要给自己设限,多积累,多努力,从而厚积薄发发展成为上海名师。

汪振中老师作为第一届名师培育工作室学员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讲述了自己与李关华老师相处的点滴,从李老师指出线长了1mm,意识到李老师的尺子量出的不仅是与标准工艺之间的差距,更是量出了与大国工匠之间的差距。不仅从李老师身上体会到了严谨认真、关心关爱、珍惜践行的大国工匠情怀;也从此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就尽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并将这个感悟分享给新一届工作室成员们、以及与会的二工大学生们,希望将这份精神不断传承下去。

本届学员中还有7位来自贵州、安徽、浙江等地职业院校教师通过线上视频直播的方式参加活动,7位老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个人情况,发展规划,以及个人职业成长,专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凌航老师对这些学员规划进行了点评分析,并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李关华老师总结时提出将组织相应培训及活动来帮助这些学员个人成长及专业发展。


创新、提高:反思复盘,精准梳理再出发

名师工作室是一个举荐名师、历练名师、赋能名师很好的平台。李关华老师在前两批市级工作室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一届名师工作室工作提出了几点工作安排:

一是全面培育。根据学员个性化发展需求,围绕专业技能、教学能力、技能大赛、科研创新多方面帮助学员提升突破。

二是夯基础、重细节、练内功,强本领、促养成、创特色的18字方针。

三是硬技能同时要有工作组织与管理、写作报告点评、沟通交流等软能力。

四是服务社会,结合企业项目与需求,开展深度学习与研究。

从而实现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企业实践工作的相结合,完善教师成长路径。

pt李关华.png

最后,上海教委装备中心赵晓伟老师和同济大学俞雅珍老师都对本次参加交流活动的老师提出了几点展望,希望学员们能在工作中保有自律的精神、自觉的状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锻炼自身,明确自己的发展重点和突破方向,不断复盘、反馈、改进,更进一步提高创新。以名师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契机,加大这项工作的实效性和整体宣传力度,扩大名师工作室的示范效应,推动学校专业创新发展,乃至辐射影响其他兄弟院校。

pt赵晓伟.png

zj-俞雅珍.png

未来,工作室将继续搭建平台、聚集资源、拓宽途径,帮助与促进学员成长,以期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创新思维专业名师团队,助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为建设更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