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下午,由上海市商业学校牵头组织的“上海市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标准修订-专业职业能力分析第一次研讨会”在上海市商业学校顺利召开。来自上海市14所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的2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经济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新标准、新方向。本次研讨会旨在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上海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会议开始,项目组长上海市商业学校校长书记王云玺发表了开场致辞。他指出,随着经济加速发展,国际贸易格局不断变化,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专业化。因此,修订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标准,不仅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王校长强调在修订过程中,我们要紧密对接国际商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需求,对标教育部2025年颁发的专业教学标准和上海市教委第八批专业教学标准修订与开发的具体要求,确保专业教学标准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同时,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德技并修。 项目副组长上海市商业学校发展规划研究室主任陈志红随后围绕本次上海市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标准修订工作做了主题报告。她详细介绍了研讨会的修订背景和目标,指出职业教育正面临数字化、人工智能转型的挑战与机遇,国际商务人才需求持续上升且岗位类型日益多样。目前,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标准经历了从 2005 年至 2015 年再到如今的发展历程,需要与时俱进。 在对教育部颁发的2025新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核心解读和讲解上海市教委第八批中职专业教学标准修订要求中,陈志红提到,专业教学标准是组织专业教学、开展教育教学评估、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本次专业教学标准修订需认真贯彻“能力本位;任务引领、理实一体;宽基础、强适应”基本理念,结合国际贸易数字化转型时代背景,紧密对接上海区域经济发展和中职生发展的需要。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围绕能力模块设计展开深度碰撞与积极探讨。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姚大伟建议:“新的教学标准应强化单证处理、报关报检等基础岗位技能培养,绿色贸易、低空经济等领域课程可建议在专业拓展课中体现,更符合中职生的实际能力。”其他在座专家学者也结合行业实际需求和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能力模块的优化和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经过热烈讨论,会议最终总结研讨结果,确定了能力模块的具体内容。同时,陈志红老师对第二阶段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布置,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责任分工。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上海市中职国际商务专业建设迈入新阶段。修订后的专业教学标准将充分发挥中职教育基础性作用,为上海培育具有国际视野、数字素养的新型国际商务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