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制定人工智能专业群五年发展规划,2025年4月17日至18日,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副校长张艳梅率信息技术系10人团队赴杭州,先后走访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四所院校,围绕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校企合作、师资培养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学校未来五年人工智能专业群发展积累宝贵经验。 第一站: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解码新时代专业建设新路径 4月17日下午,团队首站走进了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该校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技能竞赛培养等方面的成果显著。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副校长佘运祥以《新形势下电子信息类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与思考》为题,分享了学校的专业布局、课程设计、育人成果、专业发展、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我校团队与佘运祥针对电子信息类学科建设和未来发展做了深入探讨。参访教师表示:“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的技能竞赛培养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二站: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打造师资培养“生态闭环” 4月17日下午,团队前往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与副校长金涛、教务处副主任及各系部部长进行交流,双方重点围绕师资队伍建设展开深度对话。该校通过“青鸿”“飞鸿”“博鸿”等培养机制,打造了一支“能教善研”的双师型队伍。我校教师纷纷表示:“中策职校的教师成长路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教师培养范本。”座谈交流结束后,团队一行在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校园中进行了参观,学习了该校实训室建设的宝贵经验。 
第三站: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探索产教融合“实践典范” 4月17日最后一站,团队走进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国际文化旅游学院,与学院副院长吕佳颖教授就产业对接与校企合作经验进行交流。双方聚焦产业对接,探讨了如何通过企业真实项目反哺课堂,实现“学用无缝衔接”。参访团队还实地考察了学院的实训基地,其“虚实结合”的智能教学场景和产教融合课程体系,为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优化专业群建设提供了宝贵参考。 
第四站: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校企融合的“创新样本” 18日上午,团队抵达临平职业高级中学,重点学习其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副校长高菲菲详细介绍了该校通过“引企入校”共建实训基地、开发区域特色项目课程,实现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的深度绑定经验。该校“前门面房、后实训室”的实训建设给团队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实训基地与企业生产场景无缝对接,学生“边学边做”模式引发热烈讨论,为我校探索“校-企-地”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调研启示:沪杭联动,共筑职教新高地 此次杭州之行,收获颇丰。四所院校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的经验,为我校制定人工智能专业群五年规划提供了多维度的“工具箱”。未来将结合上海产业特点,嫁接杭州经验,推动专业群高质量发展。 沪杭职教人以“破局者”的姿态,共绘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新蓝图。此次调研不仅是经验的传递,更是两地协同发展的新起点。未来,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将立足“十五五”规划,以创新为驱动,以合作为纽带,全力打造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的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