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6日,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党委书记金怡前往东方网教育频道演播厅,围绕“国家战略赋能下的贯通教育创新——打造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主题接受专访,详细解读贯通培养模式,并就考生家长普遍关心的升学路径、专业选择、就业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 访谈中,金怡书记首先总体上介绍了上海市贯通培养模式的发展态势。她指出,经过十多年的试点探索,贯通培养已成为上海职业教育的主体育人模式。目前全市中本贯通专业点达76个,中高职贯通专业点233个,重点对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先导产业。她特别强调,目前上海市中职校贯通专业中,先进制造类专业占比达53%,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比例提升至78%,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 围绕贯通培养为学生带来的实际成效,金怡讲述了我校优秀毕业生童星瑜和毛润璇的成长故事。这两位同学通过贯通教育平台,于中职阶段努力打好基础,中职和大学阶段均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大赛磨砺自己,大学毕业后或被优秀企业录用,或继续深造拿到硕士学位,成为企业骨干。同时,我校中本、中高职贯通学生转段率已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部分优秀毕业生已成长为行业骨干。这些实际案例说明贯通教育模式真正搭建起了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她指出,贯通教育不仅纵向贯通学段壁垒,还横向融合了教育类型,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升学路径。 谈及职普融通的改革方向,金怡表示,上海市正在强化贯通培养体系,计划到2025年贯通专业点达到309个。她详细介绍了“高职牵引+中职基础”的联合体培养模式,以及正在试点的“学历+职业资格”双证融通制度,这些创新举措正有效破解职普教育壁垒。 
对于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的贯通培养实践,金怡重点围绕学校专业布局优化情况作了介绍。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学校目前已形成材料应用、智能制造、数字文创、设计制作四大类专业格局,开设4个中本贯通专业和12个中高职贯通专业。她特别提到,新型建筑材料生产技术等专业已成为上海市示范性品牌专业,并详细阐述了2024年新增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特色。她指出,这些专业聚焦国家战略及长三角产业升级需求,采用“岗课赛证”培养模式,与知名企业共建产教融合中心,确保学生能够参与真实产业项目,实现“学习即实战”。 就家长最关心的报考与学生职业发展问题,金怡提出了三项判断标准:专业兴趣、学习方式适配度及升学目标。她强调,贯通培养既能适度规避高考竞争压力,又能通过“学历+技能”双证提升就业竞争力,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最后,金怡寄语广大考生:贯通培养搭建的是立交桥,不是独木桥。期待你们在这条多元发展之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