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声
城市科技:从“网络”到“智能”,一名中职生的破茧之路
——记我校李卓娅同学的成长故事
作者:智能系 韩炜   2025-06-20   来源: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   

六月的生机盎然,正如奋斗者蓬勃向上的姿态。即将在这个夏天毕业的李卓娅同学,在离开校园前给班主任韩炜老师送上了一面锦旗。从中职阶段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到成功考入本科院校“人工智能”方向,这名来自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的学子,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一场精彩的自我重构。她的经历证明:起点从不能定义终点,坚持与韧性才是改写命运的关键。

打破偏见:在平凡起点蓄力奔跑

初入中职时,“混日子”的刻板印象曾笼罩着李卓娅。但在班主任韩炜老师的持续引导下,她逐渐意识到学历起点并非桎梏——通过列举历届三校生高考成功案例,韩老师带领班级撕掉消极标签,重塑奋斗信念。

“困住我们的从来不是起点,而是自我设限。”李卓娅在笔记本扉页写下这句话。从英语单词默写到数学公式整理,她将点滴进步转化为前行动力。当任课教师投来赞许目光时,这位少女在书山题海中扎得更深了。

精耕细节:以“笨功夫”锤炼真本领

面对侧重实操的三校生高考,李卓娅制定出独特备考策略。针对语文科目,她要求自己做到课内篇目倒背如流、应用文格式零失误,每次模考后都主动请教师逐句批改作文;在数学方面,她主动放弃难题攻坚,专注夯实基础,通过错题本进行题型归类与循环训练;对于素质技能测试,她坚持每日刷题形成肌肉记忆,同时结合时政新闻不断拓展知识边界。“把练习当考试,把考试当练习。”她坚持用最朴素的重复,对抗知识体系的复杂性。

韧性生长:在至暗时刻点燃心灯

备考低谷期,数学模拟考二十余分的打击让她伏案痛哭。但抬头看见父母期盼的照片、书桌上韩老师赠送的目标校徽,她擦干眼泪继续提笔。“不是因为看见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才能看见希望”——这张贴在案头的校徽,最终成为照亮前路的精神灯塔。

破茧成蝶:逆袭背后的成长哲学

当本科录取通知书送达时,李卓娅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平静。对她而言,比学历跃升更珍贵的是淬炼出的成长型思维。她深刻认识到:要以行动回应质疑,用实力打破偏见;要将学历视为探索世界的跳板,而非人生终点;更要把握三校生高考、技能大赛等多元机遇,坚决拒绝被起点定义。回顾中职岁月,她想告诉学弟学妹:“把注意力藏进课本的字里行间,埋进实训设备的操作面板,刻进每个‘再坚持一次’的瞬间。你踩过的泥泞,终将连成通向山顶的路。”

李卓娅特别感谢城市科技学校提供的升学平台,以及班主任韩炜老师全程的守护与激励。“人生最酷的剧本,不是‘天生优秀’,而是亲手把低谷写成逆袭的篇章。”这位即将踏入人工智能领域的学子,正带着中职教育赋予的实践基因,走向更广阔的数字未来。

1(1).pn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