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浓厚兴趣,夯实其物理知识基础,活跃学习气氛,提高中本贯通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培养质量,保障专业课和本科阶段后续学习的顺利开展,6月4日下午,第四届 “青藤杯” 中本贯通物理竞赛在我校顺利举行。本次比赛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我校联合主办,获得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的大力支持,由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现代职业学校、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上海工业技术学校共同承办,形成了多校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 
竞赛筹备阶段,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我校共同成立竞赛组委会,系统制定竞赛章程与方案,从命题规范到赛程安排形成了完整的管理体系。5月13日召开竞赛组织协调会,教学处姚益主任详细解读比赛要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唐永升、数理学院院长李路从中本贯通培养角度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在各个兄弟学校秉持着协同共进、携手育人的理念所给予的大力支持下,本届“青藤杯”物理竞赛在原有四所学校的基础上,迎来了新的成员——上海工业技术学校的加入。这一举措,不仅进一步拓展了竞赛的参与范围,更体现了各方对于中本贯通物理基础教育的重视与推动。 本届比赛共吸引了三个年级共781名学生报名参赛,这781名学生,涵盖了中本贯通班的全体学子,他们怀揣着对物理学科的热爱与探索精神,积极投身到这场知识与智慧的较量中。与此同时,比赛还吸纳了中高贯通班、普通中专班的学生踊跃参与,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学生汇聚一堂,共同在物理的海洋中遨游、竞技。 


与往届相比,本届比赛的参赛规模实现了显著的提升。这一显著提升的背后,彰显了中本贯通物理基础学校教学的重要性。中本贯通物理基础教育,作为连接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本科教育的桥梁,承担着为学生打下坚实物理基础、培养物理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任。此次参赛规模的扩大,正是中本贯通物理基础学校教学成果的有力体现,说明这些学校在物理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学习和竞赛中来。 而“青藤杯”物理竞赛,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与不断发展,其影响力早已超越了校园的范畴。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更成为了推动中本贯通物理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这场竞赛,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动力。 竞赛准备阶段,先是开展了线上教研活动,与各兄弟学校物理老师就物理竞赛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进行探讨。随后,工程大与我校物理教师联合组建跨校竞赛辅导群,通过每周专题讲解、真题实训等方式强化赛前指导。考题设计创新融合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既考查学生的理论理解能力,又突出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6月4日下午,在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五所学校同步启动竞赛,各校严格落实考场管理,从考生检录到试卷评阅均遵循标准化流程,现场组织井然有序。最终,五所学校共评选出一等奖64名、二等奖121名、三等奖153名,彰显了贯通教育的衔接培养成效。 



开展物理竞赛旨在提升中本贯通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竞赛中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磨练意志品质、提升物理学科思维。中本及中高职贯通教师将以赛事为契机,深化“以赛促教”理念,持续优化教学方法,让物理竞赛成为我校中本贯通办学的特色名片,为高水平专业建设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