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等职业学校: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职业院校“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育人活动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5〕14号)精神,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特点和实际情况,受市教委德育处和职教处委托,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组委会将组织开展2025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育人活动和文明风采活动,现将具体活动项目和作品征集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赓续红色血脉·立志技能报国 二、主要活动 (一)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场所,观看红色影视作品,研学主题书籍、文献,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讲等活动,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引导学生总结分享学习感悟。 征文演讲作品征集 主题:“铭记历史 展望未来”“祖国成就我来讲” 要求:同时提交演讲稿及演讲视频,文稿撰写和演讲者须为同1人;作者1人,指导教师1人;演讲稿提交word文本,不超过1500字,标题小二黑体,正文四号宋体,行距1.5倍,大小不超过5M;脱稿演讲,视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文件格式为FLV、RMVB或MP4,大小不超过500M,不得剪辑;视频片头标注作品名称,演讲稿及视频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学校名称、指导教师姓名及校徽等有明显学校标识的元素;每校报送作品不超过3件。 (二) 劳动习惯养成行动 开展“劳模工匠大讲堂”等活动,组织寻访新时代以来涌现的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组织学生以日、周、月为节点,分阶段制订劳动计划,完成劳动任务等活动。 1.微视频征集 主题:“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劳动榜样”“提高劳动能力” 要求:结合各校专业特色,拍摄具有一定完整性、故事性、创意性的微视频作品,展示劳模工匠的风采、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的典型事迹,以及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成长与收获。视频时长3~5分钟,MP4格式,分辨率不小于1920px×1080px,大小不超过500M。要求画面清晰,声音清楚,标注字幕。报送作品应为学生自主拍摄,有完整的片头和片尾。片头标注作品名称和“本作品为原创,绝无抄袭”字样,不得出现学校名称、LOGO或有明显学校标识的元素。每校报送作品不超过5件,每件作品作者不超过6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2. 职业生涯规划征集 主题:“新时代 新职业 新工匠” 要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所学专业,结合学业基础、技能水平、兴趣特长等,明确发展方向,将相关领域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创业之星等作为成才榜样,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方案不超过3000字,提交PDF电子文本,大小不超过5M;作者1人,指导教师1人;每校报送作品不超过3件。 (三)技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 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勤俭节约、廉洁自律等中华传统美德,结合实习实训工作,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组织学生依托所学专业和掌握的技能,创作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的非遗作品。发挥中华经典的美育功能,组织学生阅读、诵读、演唱、赏析、书写、篆刻中华经典,提高审美素养。组织美育实践活动,多维深化文化浸润与素养提升。 1. 展演类作品征集 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求:以展演类艺术作品为载体,全面展现中职学生精神风貌。征集作品分为声乐、器乐、舞蹈、戏剧(包括但不限于戏曲、曲艺、朗诵等)、民俗(包括但不限于茶艺、花艺、舞龙、舞狮、武术等)五类。每类报送作品不超过3件,需提交视频和作品说明表(附件1),视频时长不超过8分钟,单机位、无剪辑、声画同步,表演者全程出镜。文件格式为FLV、RMVB或MP4,大小不超过300M;民俗类作品须以作品创作全过程为主;舞台作品不限制人数(证书最多署名8人),每件作品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片头标注作品名称,视频中不得出现学校名称、LOGO或有明显学校标识的元素。 2. 展览类作品征集 主题:传承非遗技艺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求:创作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的非遗作品与技艺作品。征集作品包括但不限于非遗作品、手工艺品、书法、绘画等。书法、绘画、手工艺品、非遗作品等需提交实物(不用装裱)和作品说明表(附件1),并报送实物图片和创作视频(呈现作品创作过程,非作品介绍),实物图片格式为jpeg、jpg、png,大小不超过5M;创作视频不超过3分钟,视频文件格式为FLV、RMVB或MP4,大小不超过500M。每件作品作者不超过8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非遗类作品每校报送不超过5件,其他类别不超过3件。手工艺品不得以加工材料包等半成品作为参赛作品。提交作品中不得出现国家地图、国旗等,不得出现学校名称、LOGO或有明显学校标识的元素。 (四)“未来工匠”读书行动 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著作及党报文章,强化政治认同,结合专业开展工匠精神、经典文化、科技前沿等主题阅读,培育职业素养与文化自信,创新开展读书分享、师生共读、标兵示范等多元活动,利用全媒体平台展示成果,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阅读生态,全面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与综合能力。 1.大师微讲堂 主题:“大国工匠的创新之路” 要求:开展为期15课时的学习计划,分为“大国工匠”“科技创新”两个篇章,由大国工匠、科技功臣等名人在线开讲,30分钟一个讲座,共同领略名师风采。学生需通过在线平台观看视频,后台会实时记录观看时长,30分钟为1课时,累计完成15课时学习的同学将会获得“学习小能手”证书。 2.上海名师讲堂 主题:“红色经典进校园” 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让领域内专家学者走进中职校园与青年学生开展对话交流,讲好鲜活典型故事,传递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以促进学生修身立行,实现技能强国的目标。 活动同时开放给新疆、青海、西藏等对口帮扶地区,让远在这些地区的学生也能同步汲取红色力量,领略上海名师风采。 (五) “文明风采”活动 以专题讲座、实践研学、主题研修等方式开展系列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华民族故事;聚焦开学、实习、毕业季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拓展训练,统筹阳光体育、抗艾防艾等健康教育,组织参与“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依托企业、科技馆提升学生网络数字素养,以军训、老兵宣讲等推进国防教育,举办技能节、文化节、艺术节等活动,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学习践行。 典型案例征集 主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要求:围绕三大主题的相关特色活动撰写文字案例、代表事迹。字数不超过3000字,提交PDF电子文本,大小不超过5M;以学校为单位报送作品不超过3件。 (六)活动优秀案例征集 为更好地积累经验、树立典范、推动创新、促进交流,开展本次活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优秀案例主要包括学校的品牌性活动、典型做法和经验。 活动优秀案例视频征集 主题:特色品牌展示 要求:各校结合实际开展情况,遴选优秀活动,以视频形式呈现各校在开展上述5个系列活动中的典型做法、经验和成效。案例视频时长3~5分钟,MP4格式,分辨率不小于1920px×1080px,大小不超过500M。要求画面清晰,声音清楚,标注字幕,有完整的片头和片尾。片头含学校名称、作品名称并标明“本作品为原创,绝无抄袭”字样,可附案例文本或活动方案、活动现场图片(不超过5张,附简要图注,图片不超过5张,打包上传,大小不高于15MB)。每校报送作品不超过5件,每个系列活动报送视频不超过1件、反映1个主题活动,内容适宜播放展示和宣传推广。 三、材料报送 (一)报送方式 所有提交作品均为2024年7月1日之后创作的作品。所有作品均通过“中职易班”平台的申报系统报送(网址:http://zz.yiban.cn/topic/wmfc),由各校中职易班学校管理员账号统一上传至网上平台。 上传作品需在网站填写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及学生学籍号、学校名称、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手机号等相关信息,注意每件作品须有名称,未按要求报送的将不予评选。 (二)报送数量 “未来工匠”读书行动项目鼓励各校发动师生全员参与,具体活动时间及方式另行通知。其余各项目按照规定数量报送作品,每名学生报送参赛作品不超过3件,每名教师指导参赛作品不超过3件。 (三)报送时间 阶段性活动总结报送时间:9月15日9:00—19日24:00,各校通过“中职易班”平台报送学校开展系列育人活动的方案或通知(PDF电子文本)、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文字材料(包括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下一步建议等、PDF电子文本)和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附件2)。 作品报送时间:10月8日9:00—10月14日24:00,展览类实物作品提交时间另行通知。 (四)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各项目作品征集牵头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见《工作联络汇总表》(附件3)。 四、活动要求 (一)各校可根据自身情况,通过“中职易班”平台后台及时上传已开展相关育人活动的文字报道、图片、视频等。组委会将在“上海文明风采”微信公众号及活动官网进行推送,扩大影响力。报送活动优秀案例视频和宣传稿件的数量及质量将作为参评优秀组织学校的参考依据。 (二)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报送作品如发生著作权纠纷,由作品提供者承担相关责任。所有报送作品的处理权归组委会,组委会可在相关活动和资料中使用报送的作品(包括出版作品集、印制光盘、展览、宣传等),不支付作者报酬,作者享有署名权。
附件: 附件1-3.docx
附件1:2025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育人活动展览类/展演类作品说明表 附件2:2025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育人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附件3:2025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育人活动工作联络汇总表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复赛组委会 2025年6月19日 盖章件: 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育人活动作品征集的通知.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