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艺术教育与德育融合的创新实践路径,汲取前沿教育管理智慧,2025年6月6日至7日,我校职初班主任培训班学员满怀求知热忱,赴"世界瓷都"景德镇开展"走进非遗·艺术类学生德育工作创新交流"主题考察活动。在学校党委书记杨舟、本部德育副主任陆云兵、华山分部德育副主任俞洁的带领下,培训班一行先后深入景德镇第一中等专业学校与景德镇红叶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国瓷·红叶),系统学习特色院校在艺术实践与德育渗透方面的创新举措,实地考察国家级文化企业在匠人精神培育与职业素养塑造中的典型经验。 
深入校园,探秘艺术职教高地 6月6日一早,考察团一行抵达景德镇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受到校党委书记陈昌伟、校长洪蕾的热情接待。在校长、书记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团队首先参观了学校的陶艺制作实训室、釉上彩绘工作室、陶瓷书法工作室等核心教学场地。先进的设备、浓厚的艺术创作氛围,无不彰显着这所艺术特色学校的专业底蕴。随后,团队移步至学生毕业作品展厅。步入展厅,犹如置身一场视觉盛宴:造型各异的陶艺作品尽显泥火交融的创造力,精美绝伦的釉上彩绘展现细腻传神的笔触,风格多样的书法绘画传递笔墨神韵。展廊里,琳琅满目,充分展示了景德镇一专在陶瓷艺术及相关设计领域教学的丰硕成果,令我校教师频频驻足,赞叹不已。 考察团还参观了学校的陶艺大师工作室。当进入校园深处的各个工作室,这里浓厚的艺术创作气息扑面而来。老师们与工作室的技能大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师们分享了他们在工艺上的独特见解和宝贵经验,讲解了每一件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与技巧。老师们则不时提出问题,双方互动频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在釉上彩绘工作室内,彩绘颜料色彩斑斓,彩绘工具摆放整齐。在技能大师的耐心讲解和细致指导下,几位跃跃欲试的老师围坐桌前,拿起画笔,尝试着在陶瓷坯胎上绘制出心中的美好图案。一笔一划间,大家全神贯注,沉浸于釉上彩绘带来的无穷乐趣。 






交流座谈,共话育人融合之道 参观结束后,我校与景德镇一专、江西省工艺大师沈大师和杨老师进行了深入的教学与德育工作交流会。景德镇一专的领导详细介绍了学校在艺术类人才培养、特色专业建设、以及德育工作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方面的理念与实践经验。我校教师深受启发,并围绕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的核心问题展开了热烈提问与探讨。针对景德镇一专学生屡获技能奖项的现象,我校教师重点请教了如何将高强度的技能竞赛培训有效融入常规课程体系,既保证普及教育质量,又能精准选拔和培养拔尖选手;针对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的零基础入学情况,详细询问了学校如何通过科学的分层教学、有效的兴趣激发和个性化的辅导策略,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从入门到精通的快速提升。此外也探讨了在标准化技能训练之外,如何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艺术风格,鼓励创新思维,避免作品同质化。 双方坦诚交流,分享了各自在艺术类学生管理、学风建设、家校沟通、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经验与挑战,会场气氛融洽而富有成效。此次交流为我校探索具有逸夫特色的艺术德育模式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交流结束,景德镇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向我校赠予了毕业生作品集。




探访名企,感悟匠心传承 6月7日考察团走进景德镇陶瓷产业的标杆——景德镇红叶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国瓷·红叶)。作为人民大会堂国宴用瓷的承制者,“红叶”代表着中国现代陶瓷工艺的顶尖水平。考察团参观了陶瓷制作流水线,见证了现代化设备与传统手工工艺的完美融合。从原料筛选到成型、烧制、装饰和质检,每个环节严谨有序,彰显企业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工人们专注熟练的操作,无论是机器调控还是手工修饰,都令人印象深刻。此次参观让老师们对陶瓷产业的现代化生产有了全面了解,深刻认识到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的重要性。 在企业展厅,老师们系统学习了中国陶瓷发展简史,欣赏了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精美瓷器,深刻感受到“工匠精神”在每一件作品中的凝结。在专业技师的指导下,老师们纷纷上手,尝试了陶艺拉坯。指尖流转间,泥土在转盘上变幻形态,亲身感受“泥性”与“手感”的微妙平衡;部分老师还体验了釉上彩绘,在素白的瓷盘上精心勾勒点染,体会陶瓷装饰艺术的精妙与乐趣。这一环节不仅让大家对陶瓷制作流程有了直观认识,更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有了切身体悟。







满载而归,展望合作新篇 此次景德镇之行,行程紧凑,收获丰盈。这不仅是一次非遗文化的深度体验,更是一次聚焦艺术类学生德育工作的精准学习。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交流和亲身体验,我校职初班主任们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经验,特别是对如何在艺术教育中有效融入德育、如何管理好艺术特长生的班集体有了更深的思考和启发。 培训班学员叶馨怡老师表示:此次景德镇德育考察之行,于我而言是一次将非遗文化与德育工作深度联结的实践启蒙。在景德镇一专的大师工作室里,看着学生们在釉上彩绘时屏息凝神的专注,忽觉德育的真谛正藏于这“一笔一划皆匠心”的实践中。此番所学终将化作我在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以艺修德、以技立身”的实践养分。 培训班学员韩梦雪老师表示:此次景德镇考察交流收获满满,深受触动。踏入景德镇时,千年陶瓷文化的厚重让我震撼。走进景德镇第一中专,看到学生毕业作品展厅的陶艺、釉上彩绘等作品,展现出强大创造力与精湛技艺,令人赞叹。在与大师交流中,他们对工艺的执着以及对学生的热爱让我明白,艺术教育不仅是教技能,更是传匠心。 千年窑火,淬炼匠心;立德树人,使命在肩。学校将以此次景德镇之行为契机,深挖非遗文化资源,创新艺术教育模式,强化德育工作实效,努力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为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贡献新的力量,期待在艺术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 附个别老师培训感言 此次景德镇考察交流收获满满,深受触动。踏入景德镇时,千年陶瓷文化的厚重让我震撼。走进景德镇第一中专,看到学生毕业作品展厅的陶艺、釉上彩绘等作品,展现出强大创造力与精湛技艺,令人赞叹。在与大师交流中,他们对工艺的执着以及对学生的热爱让我明白,艺术教育不仅是教技能,更是传匠心。作品从泥坯到釉彩的蜕变,忽然理解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内核 —— 那些反复打磨的坯胎、数易其稿的彩绘,恰如育人过程中对 “精益求精” 品格的塑造。此次考察让我重新定义青年教师的双重使命:既是非遗文化的传播者,更是匠心精神的摆渡人,需以文化厚度滋养教育温度,让德艺双馨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 ——韩梦雪 此次景德镇德育考察之行,于我而言是一次将非遗文化与德育工作深度联结的实践启蒙。在景德镇一专的大师工作室里,看着学生们在釉上彩绘时屏息凝神的专注,忽觉德育的真谛正藏于这“一笔一划皆匠心”的实践中——当他们手握画笔勾勒纹样,实则是在以技艺为载体,修炼“精益求精”的职业品格。 在交流座谈时,了解到友校“以艺育人”的路径,为我打开了德育工作的新视角。返程后再思,艺术教育中的德育绝非生硬的说教,而是如陶瓷坯胎经窑火淬炼般,需在非遗技艺的浸润中,让“匠心、恒心、责任心”等品格自然渗透进学生的职业认知里。此番所学,终将化作我在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以艺修德、以技立身”的实践养分。 ——叶馨怡 景德镇德育考察之行让我深受触动。作为一名班主任兼绘画专业教师,此次研学之旅带给我双重的职业思考。在参观景德镇第一中专毕业班展览时,那些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瓷板画和陶瓷作品令我惊叹不已。尤其令我折服的是这所学校扎根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与师生交流中,我深切感受到他们"以古为师而不泥古"的教育智慧——既严格传承拉坯、施釉等基本功训练,又鼓励学生在传统语汇中寻找当代表达。那些专注制瓷数十年的大师们,用双手诠释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种对技艺的敬畏之心令人动容。 在技术迭代加速的今天,这次考察让我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本质。作为中专教师,我们更应引导学生像制瓷般沉心静气:既要夯实专业根基,又要培养突破窠臼的勇气。当学生真正领悟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他们的艺术生命必将如千年窑火般生生不息。这或许就是景德镇这座"瓷都"给予我们最珍贵的教育启示。 ——陈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