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1日,松江区职业教育1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在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区级公开课研讨活动。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胡向阳老师为互联网2451班学生讲授《Modbus传感器数据采集》,共同体成员全程参与听课研讨。 课堂教学:从工厂案例到技术实操的生动呈现 上午 9:10,胡向阳老师以一家加工厂需要实时监控厂房噪声、温湿度的实际需求切入,抛出“如何用 PLC 采集 Modbus 传感器数据”的问题,带着学生走进工业自动化场景。他先介绍 Modbus 协议的由来——这是由一家公司在1979年开发的工业通信协议,后来成为国际标准,现在广泛用在各种工业设备中。 
讲课中,胡向阳老师用通俗的方式解释技术原理:Modbus 就像设备之间的“语言”,有不同的“说话方式”(比如适合短距离的模式和适合网络的模式)。他展示了主机和传感器设备怎么连接,比如用一种叫 RS-485 的接口,还讲了这种接口的电压要求。 在介绍实际应用时,胡向阳老师举了三个例子:石油化工厂里用这种技术监控温度压力,智能楼宇里用来管理空调和照明,光伏电站里能同时管理几百个设备。他也提到这个技术的不足,比如数据传输速度有时不够快,安全方面需要额外加固。 实操环节,胡向阳老师带着学生一步步操作:先设置通信速度、设备地址这些关键参数,再现场编写 PLC 程序,教大家怎么让设备准确读取传感器数据。 
教学特色:贴近产业的实用型课堂设计 这堂课最大的特点是把工厂真实项目搬进教室,从头到尾用一个案例串联所有知识点,让学生明白技术怎么用在实际工作中。胡向阳老师还特别注重结合行业最新发展,不仅讲传统应用,也提到在网络环境下的使用,让学生了解技术的最新动态。 课堂上理论和实践结合得很紧密,比如讲完接口原理马上就演示硬件连接,讲完程序逻辑就带着同学们编写代码。学生们对这种“边学边做” 的方式很感兴趣,还主动讨论不同情况下怎么调整通信参数。 
课后研讨:聚焦教学优化与产业对接 课后,共同体成员们一起讨论如何改进课程。胡向阳老师分享了设计思路: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掌握技术规范、培养系统思维、练熟实操技能。大家建议可以多加入新能源领域的最新案例,比如储能电站的应用;还可以增加网络安全的模拟练习,让学生了解常见安全问题怎么解决;实操考核时可以设置一些常见故障,锻炼学生排查问题的能力。 这次公开课不仅展示了 “学原理、练实操、解难题” 的教学模式,也为职业教育教师提供了交流平台。与会老师表示,这样的课程很好地把技术和教学结合起来,今后会借鉴这种思路,让课堂更贴近产业需求,培养更符合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