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共促教师成长
——2025年上海市机器人基地教师企业实践需求诊断会圆满召开
作者:教师发展中心   2025-07-01   来源:上海信息技术学校   

2025 年 6 月 23 日下午,2025 年度上海市机器人基地教师企业实践需求诊断会在上海信息技术学校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牵头,会议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王珺萩老师主持,邀请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葛睿、基地导师徐寅伟和廖志君,联合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基地导师、派出学校领导共同参与,旨在精准对接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需求,打造 “双师型” 师资队伍,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

捕获1.JPG

启动仪式:政策引领与实践规划并行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校长葛睿在致辞中强调教师企业实践是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对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推动 “双师型” 教学团队建设具有关键意义。他提到,学校联合行业头部企业形成实践共同体,将通过 “遴选优质企业、深挖实践需求、设计精准项目” 等六大举措,确保实践项目与教学需求深度融合,助力教师解决技能盲区,实现 “实践项目 + 教学项目” 双转化。

捕获2.JPG

实践基地负责人王珺萩详细介绍了 2025 年暑期教师企业实践的整体安排,包括岗位设置、实践流程及考核标准。人工智能智能体建设与应用案例展示环节中,企业代表通过具体案例演示,展现了智能制造、视觉应用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为教师实践内容提供了直观参考。

学员代表王亚飞老师、派出学校分管领导依次发言,分别从教师成长需求、企业带教规划、院校培养目标等角度,表达了对实践项目的期待与支持。

需求诊断:校企协同定制个性化方案

捕获3.JPG

在需求诊断环节,企业带教师傅、基地导师与参培教师围绕 “双项目”(实践项目 + 教学项目)展开深度研讨。专家团队基于教师提交的需求诊断表,梳理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难题,结合企业真实工作项目,提炼出智能制造、工业视觉、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关键技能点。例如,针对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教师,企业带教导师从产线视觉系统调试岗位需求出发,匹配相应实践任务,并与教师共同制定 “将企业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 的具体方案。

现场采用 “一对一问诊” 模式,专家与教师就实践岗位适配性、技能提升路径、教学成果转化形式等问题进行充分交流。上海商业会计学校教师李海澄表示:“通过诊断会,我明确了在工业视觉系统调试方面的技能短板,企业提供的产线实践项目正好能弥补这一不足,后续还能将调试流程转化为教学模块,帮助学生对接行业标准。”

产教融合:构建职业教育发展新生态

本次需求诊断会是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推进 “校企协同育人” 的重要实践。据了解,后续实践项目将严格遵循 “需求诊断 — 岗位实践 — 考核转化” 的标准化流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实践模式,企业带教导师与基地专业导师将全程跟踪指导,确保教师在掌握 “四新” 知识(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的同时,完成教学案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成果转化。

教师企业实践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通过 “企业实践 + 教学转化” 的双轮驱动,既能提升教师实战能力,又能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融合,为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师资基础。未来三个月,参培教师将深入企业岗位,在真实生产环境中锤炼技能,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动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