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沪喀职业教育协作,助力喀什地区职业院校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2025年6月30日上午,2025年度对口支援地区(喀什)市级教师企业实践学员欢迎会和需求诊断会在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成功召开。本次活动由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牵头组织,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王珺萩主持,参加会议的有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副校长张艳梅、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田明琦、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代表王如卉、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企业代表李波如,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赵钦飞。会议旨在搭建交流平台、精准对接实践需求,为后续两个月的企业实践奠定基础。 
欢迎会:沪喀携手,共启实践新篇 欢迎会上,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副校长张艳梅在致辞中强调,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是提升 “双师型” 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环节,此次活动既是上海市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两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难得契机。她希望喀什教师能充分利用上海优质企业实践资源,将前沿技术与教学经验深度融合,为喀什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 实践基地负责人王珺萩详细介绍了本次企业实践的整体安排。据介绍,本次实践针对高端装备重点领域,依托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综合平台,采用全脱产岗位实践模式,为期 2 个月。基地将通过 “企业带教 + 项目实战” 的方式,帮助教师们深入了解行业前沿技术与企业运作流程。 喀什教师代表赵钦飞在发言中表达了对上海市教委及各实践基地的感谢。他表示,将珍惜此次实践机会,严格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深入一线学习工业机器人焊接应用相关的实践技能,力争将上海的先进经验带回喀什,进行新专业建设,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代表王如卉在发言中指出,协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调企业资源,为教师实践提供全方位支持。她希望通过此次合作,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欢迎会最后,全体参会人员在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合影留念,用镜头定格这一开启沪喀职业教育协作新征程的重要时刻。 需求诊断会:精准对接,赋能实践成效 在需求诊断环节,企业带教师傅与喀什教师展开了面对面交流。教师们结合自身专业背景与教学需求,就实践内容、技能提升方向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诉求 “希望能在工业机器人焊接应用方面获得更多实操机会”“能否针对中职学生特点,提供教学案例开发的指导”“想深入了解焊接现场调试经验”…… 教师提问聚焦教学实践痛点与行业发展热点。企业带教师傅则基于企业实际需求与岗位标准,逐一回应教师诉求,现场制定个性化实践方案。 此次需求诊断会秉持 “以需定培” 的原则,通过精准对接教师需求与企业资源,确保实践内容与教学需求、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为提升实践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悉,本次喀什教师赴沪企业实践是 2025 年上海市对口支援地区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欢迎会与需求诊断会的圆满召开,喀什教师们即将开启在上海企业的沉浸式实践之旅,这也标志着沪喀职业教育协作迈向了更深入、更务实的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