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江西职教 “伴企出海”
   2025-07-10   来源:金台资讯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的推进之年,随着江西企业在海外不断拓展,其对本土化人才培养的需求持续增长,如何引导全省高校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为省内企业“扬帆出海”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撑?

一直以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积极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提出实施“赣教出海”行动,贯彻落实中央教育对外开放战略部署、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高水平推进教育对外开放。6月27日,由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牵头组建的江西“天工学院”联盟应运而生,省内101所高校及18家企业积极响应,计划到2027年建设10-15个境外“天工学院”,持续推动“赣教出海”,深化国际产教融合。

以“天工”之名 传工匠精神

“天工学院”之名,源于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江西写就的《天工开物》,这本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匠心独运”的思想,蕴含着尊重规律、精工细作、经世致用的宝贵精神。“天工学院”联盟以“天工”为名,正是要传承这份深厚的工匠精神与创新基因,汇聚省内高校优质资源,共同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新范式。

以“天工”命名的江西教育海外办学品牌,志在弘扬创新求实精神,将整合全省高校在有色金属、现代农业、中医药、陶瓷、新能源等领域的优势教育资源,推动教随产出、产教融合,打响“天工学院”品牌,以高水平教育开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教育强省建设。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和本次活动的承办方,院长朱隆亮代表校方表示,这不是院校和企业的简单组合,而是一次面向未来、服务江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战略集结。联盟的成立将为江西架起一座通向世界的新桥梁,联盟成员单位要协同发力,坚持服务大局、彰显江西特色,积极对接赣资企业海外发展需求,创新境外办学模式,高质量提升“天工学院”影响力,共同推动江西职业教育“伴企出海”。

集百家之长 聚品牌实力

技术服务“出海”、产教融合“出海”、技能培训“出海”……联盟校企已经在积极行动,开展合作办学“出海”、文化交流“出海”。

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与多方携手,在海外设立海外应用技术大学、中文工坊和职业培训中心,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撑;华东交通大学与中国铁建俄罗斯有限公司共同申报中文工坊,将中文学习与轨道交通、工程管理等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在江西“天工学院”联盟成立大会暨“赣教出海”工作研讨会上,校企代表轮番介绍教育“出海”的实践与经验,共同提升江西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整体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联盟的成立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化实习实践机会,也必将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朱隆亮介绍,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遵循“教随产出”“校企同行”的宗旨理念,紧密对接行业需求,打通“语言+技能+实习就业”全链式国际人才培养与发展渠道,为促进职业教育“走出去”提供可行方案。两年前,学校就与江西国际赞比亚有限公司、江西国际肯尼亚有限公司、江西国际坦桑尼亚有限公司及英国奇切斯特学院等签署协议,尝试以开展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方式走向海外,为“职教出海”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7月5日,从匈牙利传来好消息,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中文工坊揭牌仪式在布达佩斯举行,这意味着中东欧地区首个中文工坊成立。作为该项目的中方合作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表示将通过开展高质量的中文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当地员工学习中文,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国际化商贸人才。同时,充分发挥“天工学院”联盟理事长单位作用,联动全省职业院校参与工坊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共研培训标准,推动更多优质职业教育成果走出国门,让中文工坊成为辐射欧洲的人才培养与经贸合作高地。

筑协同平台 育技术人才

以“出海”为契机,高校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技能培训、标准输出、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服务“走出去”的企业,与企业结成更为紧密合作关系的同时,继续推动校内人才的精准培养。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首先就是要厘清需求清单,包括高水平对外开放、行业企业走出去、教育对外开放的需求,进一步优化任务清单,对应新‘双高’建设有针对性布点。”研讨会上,来自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专家的分享与江西“天工学院”联盟思路高度契合。

作为联盟发起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长期致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高技能人才,是全国首批4个“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之一;在7个国家建设海外“天工工坊”,开展海外培训,被列入塞拉利昂总统访华成果清单;新近又获批成立卡拉布里亚艺术设计学院,开设产品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和展示艺术设计3个专科专业……全方位、多角度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已初显成效。未来,江西“天工学院”各联盟高校将聚焦我国企业海外发展和当地产业人才需求,在境外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共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推出“中文+技能”短期培训项目等,为合作国培养一批懂中文的职业技能人才,并积极参与境外国家职业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开发。

围绕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服务江西企业海外发展、服务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联盟发出共筑协同平台、共育技术人才、传播优秀赣鄱文化的倡议。到2027年,争取实现联盟成员省内高等院校全覆盖,吸纳20家以上企业成员,拓展境外“天工学院”建设,输出100项以上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工学院”“赣教出海”品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