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不负赶路人!近日,第九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职教赛道获奖名单揭晓,我校师生以非凡创意与扎实技艺,在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各类奖项共计15项!璀璨星光,闪耀国际舞台! 主题 | 作者 | 指导老师 | 省赛奖项 | 2025上海市民运动季综合设计与展示 | 应慧婕 | 吴秋杰 | 一等奖 | 星镌墨韵 | 陆小玉、杨雨薇 | 翟钰颖 | 一等奖 | 桑榆晚景 | 祝汉威 |
| 二等奖 | 四大发明:造纸术IP形象制作《星小印》 | 陆小玉、杨雨薇 | 翟钰颖、黄慧琳 | 二等奖 | 上海市民运动季马拉松设计 | 冯诗瑶、王妍 | 房皓玥、马天 | 二等奖 | 火树流金 | 黄宇嫣 | 翟钰颖 | 二等奖 | 古韵敦煌 | 王木子 | 吴秋杰 | 二等奖 | 错银铜牛灯设计 | 徐怿晟 | 祝汉威 | 三等奖 | 中国四大发明 | 陈瑞源、黄烨霏 | 陆劼君、吴秋杰 | 三等奖 | 申小松 | 王妍 | 房皓玥 | 三等奖 | 女娲补天 | 葛晓翔、胡婷玉、高雨萱 | 陈昱昕、马天 | 三等奖 | 九色鹿 | 王木子、蒋欣彤、裘文瑶 | 陈昱昕、马天 | 三等奖 | 八仙过海 | 陈瑞源 | 马天、陈昱昕 | 三等奖 | 嫦娥奔月 | 李静玉、袁亚馨、曹文阔 | 陈昱昕、马天 | 三等奖 | 旗袍映画外滩十二影子 | 鄢璐阳 | 吴秋杰 | 三等奖 |
职教新星放光芒 此次职教赛道,聚焦职业教育特色,汇聚了全国顶尖职业院校设计精英。我校学子作品凭借前瞻的理念、精湛的工艺、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鲜明的职教实践特色,赢得了专家评委的高度认可,充分彰显了我校专业学科强劲的综合实力与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成果。 每一件闪耀米兰的作品背后,是同学们夜以继日的灵感碰撞与精雕细琢,更凝聚着专业教师团队的悉心指导与学校实践育人平台的坚实支撑。我校设计学科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紧密对接产业前沿,深化产教融合,鼓励学生在真实的项目挑战中锤炼技能、大胆创新。此次米兰设计周的累累硕果,正是我校“匠心育人、实践赋能”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 星河浩瀚看征程 《2025上海市民运动季综合设计与展示》创作思路 此次设计最初是选择了上海的标志性元素:白玉兰和东方明珠。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我发现两者难以兼容,于是舍弃了东方明珠,尝试将抽象化的人形与白玉兰进行融合,最终呈现出这一款LOGO。在物料设计上,我考虑到运动员的实际需求,根据LOGO的配色设计了遮阳帽、心率手表,以及一张简约但信息明确的功能卡。IP形象方面,我选择了大众熟悉的跑步运动作为主题,并将其与豹子结合,采用可爱简洁的画风,与LOGO色调相呼应,完成了这套IP形象及其三视图设计。 《星镌墨韵》创作思路 人物形象的塑造更是巧思独具:以最传统的木雕艺术为灵魂,将古朴厚重的雕刻纹理与 AI 生成的灵动动态线条交融共生。周身点缀的星星,是对未来的美好寄寓——预示着我们将如群星冉冉升起,汇聚成照亮文化前路的光芒;而一身明亮的黄色卫衣,既勾勒出现代人的活泼可爱,更以黄色特有的温暖色调,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热忱如火的赤子之心。于是,传统匠心的温润质感与现代科技的灵动气息,在 “星小印” 身上达成了完美的碰撞与平衡。 《桑榆晚景》创作思路 这是一幅以暮年温情为题的粉画肖像,作品灵感源自对祖父晚年生活的温情观察。通过柔和细腻的笔触呈现了祖父饱经风霜却宁静安详的晚年形象。画面以暖橘与浅灰为主调,仿若落日余晖轻抚老人布满皱纹的面庞,深浅交叠的色粉线条勾勒出眼角笑纹与银白鬓角,既保留了粉彩特有的朦胧质感,又精准捕捉了岁月沉淀的厚重感。 《四大发明:造纸术IP形象制作-星小印》创作思路 “星小印” 作为承载文明基因的新一代 IP,在历史与现代的经纬间编织出独特的文化叙事。其形象设计堪称传统与科技的精妙和弦:以唐代雕版印刷的梨木纹理为骨,将 AI 生成的动态光带化作衣袂间流转的星河,头顶的木桩形装饰暗合雕版印刷的方正形制,仿佛从敦煌藏经洞的经卷中走出,却又套着当代年轻人钟爱的明黄色连帽卫衣 — 这抹如朝阳般的亮色,衣摆处若隐若现的星轨图案,恰似千万个为文明传承而奔跑的 “追梦人”,将希望与热忱凝聚成星小印的精神图腾。 《火树流金》创作思路 这组图片定格了打铁花这一震撼的传统民俗表演。表演者头戴斗笠、身着传统服饰,于夜幕之下挥洒炽热铁水。拍摄打铁花时,被这古老技艺深深震撼。当炽热铁水飞溅成璀璨花火,黑夜被瞬间点亮,表演者的剪影在流光中愈发清晰。这不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是文化传承的触动。每一朵铁花绽放,都带着历史的温度,让我明白传统民俗的魅力,在于它能把力量与浪漫,融进这转瞬即逝又永恒难忘的瞬间,我愿用镜头,留存这份炽热的文化星火 。 《古韵敦煌》创作思路 我从敦煌壁画汲取灵感,以插画为语言,勾勒飞天灵动、色彩绚丽,延伸至文创海报排版,让非遗之美融入日常。荣获米兰设计周二等奖,是对我传承敦煌文化的肯定。未来,我愿继续以设计为桥,让更多人领略这份跨越千年的艺术震撼,让敦煌非遗持续焕发光彩 。 《错银铜牛灯-太阳能环保发光充电宝》创作思路 结合了“错银铜牛灯”的节能特点,设计了现代绿色能源太阳能的方式来供电,在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又可以当作充电宝来使用,呼吁节能,使用绿色能源,让节能环保更加发光发亮。 《女娲补天》创作思路 我们从经典神话“女娲补天”汲取灵感,以绘本为核心载体。先通过分镜,用黑白线稿到上色的设计过程,呈现女娲从关注人间到补天的故事脉络,用人物、场景细节塑造神性与人性交融的角色。再延伸周边,将绘本中的女娲形象等元素,转化为徽章、Q版人偶等,让神话IP通过多元形式落地,既保留传统神话的厚重,又以新颖视觉和衍生产品,拉近与大众距离,传递女娲护佑苍生的精神 。女娲补天的故事不仅是对女娲这一角色的赞颂,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对现代社会中人们面对困难应有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指引。 《旗袍映画外滩十二影子》创作思路 当我执笔描绘这幅画作时,选择外滩为背景,它既是东方拥抱世界的门户,也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碰撞、融合的十字路口。画布上那些历经岁月的传统图案和装饰共同构成了一个既熟悉又充满张力的时空场域。选择旗袍不仅仅是一件衣裳,它是东方美学的绝妙诠释,是含蓄与风情最微妙的平衡点。画中人物的姿态、眼神,甚至她与外滩建筑群形成的空间关系,都试图传递一种属于我们文化深处的宁静、坚韧与从容。 荣誉是闪耀的勋章,更是前行的号角。此次国际舞台上的璀璨绽放,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师生的信心与热情。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继续深耕设计教育沃土,培养新锐力量。期待未来,更多设计新星从这里启航,点亮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