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在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2025交流周组委会秘书长、筹委会副主任杨玲介绍,交流周将紧扣构建开放互鉴的国际教育合作体系、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目标要求,按照教育部重点聚焦职教出海、数字教育和教师能力提升三个方向与东盟国家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 打造职教出海新平台。全面树立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理念,建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人工智能、师生交流的教育合作新机制,建立“贵匠工坊”职业教育联盟,发布贵州职教出海旗舰品牌——“贵匠工坊”,首期预计落地8至10家。 开展数字教育国际合作。依托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中国移动等建立战略互信机制,以中国—东盟多彩智慧学院为平台,汇聚国内相关高校及领域内优秀数字课程资源和智能数字工具,共建面向海外数字资源中心和慕课平台,目前已经汇聚国内外课程资源467门,上线虚拟实验项目超10项。 合作提升教师能力水平。在教育部指导支持下,将举办教师国际交流合作研讨会和STEM教师培训班,50名来自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等东盟国家的科学教师将来黔参加为期一周的能力提升培训,积极分享交流在教育教学和教师能力提升方面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