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建设
2022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张微微:耕耘在三农职教沃土里的园丁
   2022-09-19   来源:上海市职教在线   

“希望自己做有温度的老师,上有故事的课,培养出更多从学农中找到幸福感的学生。”

——张微微

1.jpg

本期教师名片:

拥有8年教龄

2022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植科系副主任

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现代农业与生物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

上海园艺学会理事

上海农学会理事

全国设施蔬菜生产职业教育标准建设委员会常务理事

全国职业院校智慧农业种植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

作者|何晓莉

图片 | 受访者供图

 


近日,2022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及提名名单揭晓,来自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张微微老师光荣上榜。

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独家对话2022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张微微,走进耕耘在三农职教沃土里的园丁的故事——

母亲是良师益友,荣誉是指路明灯

当说起获评2022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的心情时,张微微老师言语里透露着欣喜也不乏严肃,欣喜的是受到了认可与鼓励;严肃则是因为荣誉既是鼓励也是鞭策,代表着一份责任,一个使命。于她而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这一广义定义更像是教师生涯中的明灯,为她指引方向,照亮带着初心前行的教学路……

张微微告诉记者,自己和农业有着不解之缘——她的祖父和外祖父都从事着农业相关的工作,如今,她自己也成为一名植根农业的人民教师,投身于喜爱的职教事业,走上了为人师表的三尺讲台。

张微微说,现在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母亲这位良师益友。2010年,张微微从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博士学业,凭借着对科研工作的热爱和优异的成绩顺利进入一家科研单位工作,本以为自己的职业规划会一直在自己所擅长的农业科研领域,带着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做出更多对农业有益的科研成果。直至有一天与母亲电话长谈,母亲的一番话彻底点亮了她心中更热忱于农业传承的理想。

2.jpg

张微微开展课题研究

对话中,张微微与母亲分享了工作日常,“比如通过转基因、基因编辑等技术,将来能培育出更多抗病、高产、优质的国产好品种”。母亲听完后,如是说道:“你说的这些我不懂,但我清楚地知道品种再好都得有人去'种',才能开花结果,才能产量倍增。你首先应该考虑到的是现代农村现状,从事农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你培育出很好的品种固然重要,但有人愿意去实践操作更为重要……”听完母亲的话,张微微仿佛一下被击中了内心。怀揣着更贴近农业的理想,经过深思熟虑,张微微决定投身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倾尽自身所学、所能、所爱,让学生对传统农业改观,培养更多从学农中找到幸福感的孩子,为乡村振兴培养新农人,让更多具有“三农”情怀的学子成为现代农业领域的“绿领人”。

理想非常丰满,但现实却异常骨感

张微微常常说自己投身职教最大的梦想就是培养出一批批会动手、善思考、懂技术、具有“三农”情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然而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么骨感。从之前指导研究生、博士生开展科研到职教专职教师的转变并不是那么容易,指导科研与任教授课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张微微老师一开始还信心满满,当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仿佛度秒如年,对授课内容缺乏兴趣时,突如其来的挫败感让她内心非常难过,甚至一度怀疑起了她的选择。

在濒临放弃之际,张微微的博士导师和系主任找到了她,他们告诉张微微,职业院校的学子有非常强的动手实践能力,首先你要学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去传授你的知识,再坚持一下试试,会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3.jpg

张微微授课

自此,张微微在如何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上下足了功夫,自我实现的价值感推动着她不断向梦想前行。她主要讲授的课程有《花卉生产》和《植物遗传育种》,是两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为了冲淡学生从认知到实际操作中的落差感,她不断向自己的极限做挑战和突破,不断强化教师基本功,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以自己在企业开展的真实工作任务为主线,重构模块化课程内容,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她不断尝试变换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使用一些新的教学手段,配合一些高大上的设备仪器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近几年来,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发展速度飞快,对现代化、智能化的农业设施设备加大了增配力度。同时,在学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院还争取到了非常多市级及国家级的建设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体农林人和张微微老师的努力下,让更多在农林职院学习的学生们看到了现代农业的面貌,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日新月异,早已不是以前的脸朝黄土背朝天了。

学生心里的“瑞妈”,农户眼中的智囊团

学习碰到问题,找瑞玛;生活碰到问题,找瑞玛;创业遇到困难找瑞玛……学生们总说,有“瑞妈”做坚强后盾,他们“心里有底”。我想这应当是对一位人民教师最大的认可之一,学生信任你,爱戴你,在行业里遇到问题寻求帮助想到的是你。

于张微微而言,热爱学生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师德的核心。学生都有对爱的本能渴望,希望得到教师、家长及社会的热爱,而职业院校的学生对这种爱的渴望则更加强烈,张微微老师用她的爱温暖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对于能够坚守在农业领域的学子,张微微更是不遗余力尽己所能地去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在和张微微老师的电话里,记者听到了这样一些故事。 

4.jpg

张同学带领农户开展香葱和水稻种植

种子151班的张同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贵州遵义开始香葱种植产业,帮助当地的农户提高香葱产量,改善生活现状。在创业初期,张同学在香葱的引种,选种,开发新品种上遇到了不少难题,通过联系张微微老师后,这些难题都得以顺利攻克,并利用《植物遗传育种》课程所学的知识,搭建了香葱种植栽培设施,挑选出了抗旱性、抗病性和分蘖性强的小香葱品种,如今已带领村里农户种植400余亩。在上海疫情时期,凭借着在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所学反哺家乡,张同学现已成为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县人大代表,社区干部,而她对于农业的情怀也会一直延续下去。

5.jpg

张微微带领学生开展课题研究

张微微带过的园艺中141班,有一名画画特别好,性格内向沉稳的郑同学。起初她对农业没有太大兴趣,作为她当时的班主任,同样也是专业课授课教师的张微微,不断抓住郑同学的兴趣点,在实践课上锻炼她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带着她做毕业设计,带着她一起做科研课题,潜移默化培养她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以及专业上不断的交流,她开始对农业越来越有兴趣,也喜欢上了农业领域的科研工作。为了让她有机会去更大的平台学习,张微微将她推荐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态学研究所一个课题组实习,通过近一年的学习,郑同学成功申请去匈牙利塞格德大学就读本科,并在今年获得了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Agricultural Bioscience农业生物科学专业研究生的offer。

6.jpg

张微微为云南大理农业带头人做培训

 

除了是学生心中的瑞玛,张微微老师更是诸多农户心中的智囊团。

“张老师,今年我家大棚引点什么新品种试种一下?”

“张老师,今年这个黄瓜品种品质不错,产量也行,就是病发的比其他品种高,怎么处理呢?”

“张老师,我这里花最近总是长得不好,你看看你离得远,我离昆明比较近,你有没有认识昆明老师来我们这里看看,帮忙解决一下?”………

7.jpg

贵州遵义三县农业技术员培训

有问题,找智囊团张老师,这几乎成为了对口支援地区农户们统一的认知。作为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现代农业与生物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园艺学会理事、上海农学会理事,张微微一直活跃在一线,依托协会、学会开展为农服务工作。为更好解决种植户、企业的生产实际问题,2020年张微微牵头成立为农服务团,成员包含育种、生产、植保、机械、设施、景观设计等全产业链专任教师,通过服务团老师带领专业学生走进了胡家埭村、茹塘村等6个村开展病虫害、土壤样本采样等调研,为农户制定合理的病虫害预防措施和土壤改良方案;开展夏季生产用药、新品种引进与示范、园艺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农机维修等培训,增强农户自我“造血”能力;通过直播、品牌营销、文化创意等手段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深受农民的一致好评。截止目前张微微牵头的为农服务团为来自云南、贵州等5个地区的种植户提供精准技术支持。目前服务团正在与企业一起突破单倍体选育十字花科蔬菜新品种的技术难关,为乡村振兴助力。

没有停下的脚步,只有前进的步伐

“没有停下的脚步,只有前进的步伐”,常听张微微老师这样说,也是她行为的真实写照。

和她电话间隙,得知了她近期忙碌的行程,在接受完我们的采访后,要马不停蹄的开启下一个会议,准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相关工作。当被问起在如此高强度的教学和备赛任务,休息时间还够吗时,张微微笑笑说:“办公室里有张行军床,时刻准备在办公室过夜。”

8.jpg

参加 2022年教学能力比赛上海市选拔赛(左二为张微微)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师,张微微深知要让学生能够跟上与时俱进的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先不断打磨锻炼自己,为提升教学水平,她多次参加校级、市级和国家级教学能力比赛。为备战比赛,她精心选择教学章节,优化教学设计,打磨教学技巧,汲取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效果。

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解决农业植物生长不可逆、生长时空的问题,近些年,张微微和团队老师一直在积累课程的各类教学资源,如微课、动画、虚拟仿真等等。疫情期间,当教学工作完全转到线上时,已积累了大量的题库,能满足学生自测自练的需要。此外,为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加强校企合作,组织教师与企业大师共同授课,共拍教学视频、共定课程标准等,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同时也吸引更多人来关注农业,传承农业。

9.jpg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教师合照

采访最后,当问到张微微老师近期的工作生活小目标时,她用一贯亲和幽默的语气回答到:“其实我的小目标特别多,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跟农业相关,希望从事农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希望学生5年内就业对口率再创新高,希望我培养出来的学生工作都有着落,希望在我的执教生涯里为“三农”事业不断培养传承人,为乡村振兴培养新农人,最重要的也希望我能一直做学生心目中的'瑞妈’……。

和张微微老师的电话时间大约是60分钟,这60分钟里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她说到农业时的热切,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情怀,也能深刻体会到她说到学生时的柔软和专注,是真正的拥有仁爱之心的教育者,她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做有温度的老师,上有故事的课,培养出更多在学农路上找到幸福感的学生”的教育理念。“不忘初心,守持农心、匠心前行”,在不遗余力地为“三农”事业培养传承人的路上,她一直很坚定,并努力前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