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1日,上海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第六届年会在农林学院召开。本届年会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续写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新篇章”为主题,全面总结联盟2022年工作,共同展望2023年工作。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朱敏,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上海高校思政课教指委高职分委主任刘道平出席会议,上海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理事会成员,各高职高专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社科部主任、骨干教师等70余人参加。 
联盟副会长、农林学院党委书记蔡红致欢迎辞。蔡红对联盟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来参会的联盟理事会领导、老师表示欢迎。蔡红从产教融合、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介绍了学院近年来事业发展取得的长足进步,尤其在大思政课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建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包含课程、团队、名师)1个;中国系列《大国三农》思政课程教材列入农业农村部规划教材;近两届市青教赛连续有教师获得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奖项;1位名师、1个团队、6门课程获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在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朱敏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高职高专院校近年在思政课教学、教育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从三个方面对进一步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提出要求: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思政课课程群建设。要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在上好传统3门思政课必修课的同时,继续丰富选择性必修课,不断升级《中国系列》课程,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最新理论和中国抗疫、乡村振兴等伟大实践成果融入思政课程中,让广大青年学生对党的理论真学、真信、真用;二是牢牢抓住教学中心环节,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寻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方法,要充分挖掘思政课中的实践元素,进一步确立“开门办思政”理念,建设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真正激发思政课活力;三是数量质量双管齐下,强化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要配齐配强专职教师队伍,要进一步完善特聘教授制度,要建立健全教师成长发展体系,搭建更好的平台,创造更好的条件,引导广大教师以学术素养、道德追求和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联盟会长、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顾春华从发挥联盟聚合作用、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实践教学、善用“大思政课”和拓展创新等方面回顾了联盟全年工作, “同城协作”机制作用发挥充分,各校思政课建设工作百花齐放。 会议特邀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思政课教指委高职分委主任高国希作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专题讲座,为深刻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农林学院张琰老师进行了课程思政示范课展示。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上海高校思政课教指委高职分委主任刘道平进行点评,并希望上海高职高专思政课建设水平能够进一步走在全国前列。 

会上,对联盟2022年度各项评优获奖人员进行了表彰。 


学院高度重视年会承办工作,积极与联盟相关组织沟通,精心安排、细致服务,确保年会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