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2日,备受瞩目的2025年第46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选拔赛(国赛)在上海市奉贤中学举行。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支参赛队伍,同时也有7支来自不同国家的队伍参与其中,参赛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经过精彩激烈的角逐,各赛题、各组别的奖项逐一揭晓。我校代表队首次参赛,在“古典...书中的美食”赛题中荣获一等奖。部分获奖队将代表中国参加今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举行的2025年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决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比赛首次面向职业院校学生开放,标志着头脑奥林匹克竞赛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简介头脑奥林匹克(Odyssey of the Mind,简称OM)是一项国际性的创新实践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潜能。头脑奥林匹克(OM)作为一项极具影响力的国际性活动,自1980年诞生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创新型人才。中国自1987年参与该项活动至今,已走过38个年头,期间中国参赛队伍凭借出色的表现,勇夺80个世界冠军,充分展示了中国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与智慧风采。 荣耀时刻 我校代表队参与了“古典……书中的美食”项目的角逐,并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在参赛的所有92支高等院校与职业院校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这是对参赛队伍在解题过程中体现出卓越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队伍的充分肯定,获一等奖第一名的队伍将拥有代表中国参加OM世界赛的资格。这不仅是对我校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我校职业教育改革成果,学生科创工作的有力展示。 备赛过程与解题思路 参赛队伍招募与组建:多元化团队的专业与创意融合 一支由7名学生组成的多元化团队,团队成员结构多元,5名队员来自中西面点专业(张诗语、彭蒙娜、张嘉颖、张欣仪、肖邹瑾),夏俊毅来自艺术设计专业,夏昕来自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团队的核心成员主要来自中西面点专业,结合专业特色,我们选择了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赛题《古典…书中的美食》。通过发挥烹饪技能与AI等创新技术的结合,团队展现了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练团队极具年轻化与专业性,三名OM创新教练,学校创新创业导师柴文慧担任团队主教练,与中西面点专业课老师徐煜婷和语文组资深教师徐静,共同组成指导团队。他们的跨学科背景为团队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跨专业的组合为团队带来了丰富的视角与创意灵感。 赛题:《古典…书中的美食》 参赛队员:2316张诗语、2306夏昕、2316彭蒙娜、2316张嘉颖、2416张欣仪、2416肖邹瑾、2204夏俊毅 OM创新教练:柴文慧 徐煜婷 徐静 表现力爆棚:从虚拟文本到现实场景的真实创造 备赛过程中,团队经历了从剧本打磨、道具制作、角色确定到舞台剧排练的漫长过程。尽管过程中充满了无数个手足无措的时刻,但团队也体验到了脑洞大开、进入心流、战胜困难的快乐。 在道具制作方面,团队从最初的一头雾水,逐渐掌握了各种手工制作技巧与装置设计技能。凭借中西面点专业的操作技能,队员们完美还原了道具模型,并学会了缝纫、服装打样、编织、简易家具制作等生活技能。这些技能的掌握不仅为比赛增添了亮点,也为学生们的未来生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表演方面,三位OM创新教练认真研读古典名著、观看经典影视作品、学习剧本写作、舞台场景布置、道具制作技巧等等;并将这些知识简化后传授给队员们。新手“小演员们”从一开始的“不好意思演”,逐渐克服心理障碍,最终实现了沉浸式的角色理解和融入。他们不仅在舞台上展现了出色的表演,还通过这一过程收获了自信与团队协作的能力。 团队以卡罗尔·刘易斯的《镜中奇遇记》为灵感来源,充分尊重原著,还原了剧中的经典场景,并创造性地改编了剧本,使其更符合学生们的风格特色。采用“无主演”的演绎手法,每个队员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极具沉浸感的舞台剧。 脑洞大开:创造性激发与即兴题训练 头脑奥林匹克的即兴题是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语言题、动手题和语言动手混合题三种类型。即兴题的训练不仅考验队员们的快速反应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在即兴题训练中,队员们学会了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思考并给出创造性答案。语言题作为即兴题中的经典题型,要求队员们不仅要有逻辑思维,还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通过不断的训练,队员们逐渐掌握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并迅速提出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 创新与协作的胜利 通过这次比赛,团队成员不仅在专业技能上得到了提升,还在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和即兴反应能力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古典美食与现代创新的结合,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也展示了学生们在跨学科合作中的无限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