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东方英才计划教师项目入选人员名单于日前公布,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副院长吕薇老师成功入选。据了解,“东方英才计划教师项目”是上海市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选拔培养具有高尚师德、精湛专业能力和突出育人成就的一线教师而设立的重要人才计划。吕薇老师以其卓越的教学改革成果、跨省帮扶的奉献精神以及匠心育人的教育情怀,成为职教领域的标杆人物。 吕薇,会计学副教授,党龄18年,深耕职业教育19载。作为第二主持人建设的“面向小微企业的会计专业新型育人模式”教学改革成果获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学生连续多年代表上海市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斩获佳绩,更助力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从省级竞赛“末位”逆袭至国赛舞台。 今天,让我们认识这位以匠心破局职教、用大爱联结沪黔的教育先锋。 深耕小微育才路,创新破局树标杆 面对小微企业会计人才需求激增与职教培养模式脱节的矛盾,吕薇老师带领团队扎根行业一线,走访调研了长三角地区300余家小微企业,与企业主、行业协会反复研讨,最终提出“T型结构、两线并行”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以“一人多能、多岗兼顾”为目标,将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税务筹划等技能深度融合。 “小微企业的财务岗位往往需要身兼数职,传统课程体系无法满足这种复合型需求。”吕薇老师在采访中回忆道,“我们甚至将课堂搬到‘校中厂’,让学生边学边做。”与团队一起开发了高职《小企业会计系列教材》和《会计实训系列》教材,覆盖全国156所高职院校,累计发行超20万册,成为小微会计人才培养的“金标准”。 这一改革成果以“理念创新、资源首创、成效显著”的突出优势,先后斩获上海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与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为民办高职院校探索出一条“精准对接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的特色育人之路。 沪黔携手育英才,托举西部职教梦 从东海职院与贵州盛华职业学院结对帮扶开始,面对盛华学院会计技能竞赛长期“零奖项”的困境,吕薇老师主动请缨,开启了一场跨越千里的“职教马拉松”。 “第一次到盛华时,学生连基础的凭证录入都漏洞百出。”吕薇老师回忆道。她白天为学生定制“分阶闯关式”训练计划,晚上为当地教师开展“双师型”专项培训。为攻克ERP软件实操的薄弱环节,她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带领学生反复模拟演练。三周后,盛华学子首夺省赛三等奖,打破了多年沉寂。 次年,吕薇老师再度赴黔,在繁重的教学任务间隙,她利用周末时间往返沪黔两地,持续为师生提供远程指导。赛前一个月,她驻校开展强化训练,从账务处理到财务分析逐项打磨。最终,盛华团队以精准的操作斩获省赛团体一等奖,并代表贵州首次站上国赛舞台。 匠心育人守初心,桃李芬芳绽东海 “职教人的价值,在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发光的方向。”这是吕薇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的课堂上,学生通过校企“双导师”带教处理企业业务,近六年累计完成小微企业的账务案例超100例。“课堂与岗位零距离对接,让我们提前适应了职场节奏。”一名学生表示。 作为经管学院副院长,吕薇老师始终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将“工匠精神”融入育人全程。她精心打造的《电子报税实训》课程荣获上海市精品课程;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十余年如一日放弃假期,潜心指导学生备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累计斩获5项国赛团体三等奖。在上海市“星光计划”技能大赛中,她指导的学生团队多次摘得会计技能赛项团体一等奖。 更令人欣喜的是,她培养的竞赛选手俞旭雷毕业后选择留任校企合作企业—添宁财务有限公司,入驻学校从事校企联合带教工作。从“参赛者”成长为“实战导师”,指导学弟学妹完成企业真实账务处理。“吕老师教会我们如何将竞赛经验转化为职场竞争力,现在轮到我们回馈母校了。”俞旭雷说。 从黄浦江畔到黔贵群山,从教学改革到跨省帮扶,吕薇老师用19年的坚守证明: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希望的播种。正如她的学生所言:“吕老师教会我们的不仅是技能,更是如何在平凡岗位上成就不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