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商业学校:聚焦在线课程建设——梳理成果亮点,精准指引启新程
   2025-03-19   来源:上海市商业学校   

    image.png

根据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对2024年立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求,2025年 3月15日18时第二组第三阶段评审反馈及指导会准时召开。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教研员应宏芳老师,五位课程跟组专家、第二协作组九门课程负责人及骨干老师齐聚线上,共同参与此次重要会议。本次会议由上海市商业学校王少琳主持。围绕课程第三阶段建设成果展示、专家点评、后续课程建设指导等核心议程有序展开。

image.png

会议伊始,《创意数字雕刻与绘画》《新媒体交互设计》《花卉生产》《京剧脸谱教学》四门课程建设单位依次从教学设计、实施过程、特色亮点与后续计划等维度,详细汇报了第三阶段的建设情况。从汇报内容来看,各课程建设任务推进顺利,成果颇丰。《创意数字雕刻与绘画》课程以任务为引领,实施项目化重构,引入企业真实任务,课程资源丰富多样,为教学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新媒体交互设计》课程建设进度达到 86%,任务单设计科学合理,教学流程流畅清晰,教学资源充足,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花卉生产》课程定位精准,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融入职业责任感思政元素,且校本课程标准质量较高;《京剧脸谱教学》课程围绕非遗文化,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设计与职教特色高度契合,资源体系全面且原创度高。

课程跟组专家王奕俊、王忠、蒋黎文、唐香禾、杨晓红在认真听取汇报后,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专家们在充分肯定课程优点的同时,也精准指出了存在的问题。部分课程的评价方案操作性欠佳,项目之间的逻辑性和紧密度不足,对课程整体的系统性与连贯性造成了一定影响。针对这些问题,专家们提出了具体且极具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课程的优化提供了明确方向。

在后续课程建设指导环节,专家们针对第二组的九门课程,深入剖析了课程建设的进度、内容、重点与难点。专家们一致强调,课程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预习环节增加趣味性、实用性内容,如生活实例动画故事,做好课前、课中、课后梯度衔接,形成完整学习链条。课程应尽早开展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完善。评价方面,关注评价分配合理性,构建技能操作、审美素养、创新应用等多维度评价体系。鼓励各课程运用 AI 开发仿真资源,重构教学内容体系,增强课程吸引力。专家组组长杨晓红校长强调,课程建设团队要回归课程本质,制定统一建设标准,加强与专家沟通协作。严格把控课程内容准确度,贴合真实职业环境。注重以学生为核心,关注教学各环节学生的参与度、互动性和学习效果,鼓励教师借助新技术赋能教学,实现专业成长。

应宏芳老师充分肯定专家点评,针对课程建设共性问题提出关键意见。除了强调课程建设单位要关注基本问题,仍要以“学生学习体验”为核心优化课程。完整常态化用课是验收硬性指标,要利用教学数据精准分析学情,优化课程建设与应用。教学文件编制聚焦学生学习活动,构建学习闭环。应老师还就未来建设方向与突破给出四点提示。教学活动设计避免预习与课中内容混淆,课后注重知识巩固拓展;提升教学内容精致度与可学习性,打造核心资源,避免过度依赖网络拼凑;重视教学环节衔接,利用学生典型表现生成教学资源;在课程思政与 AI 应用上,避免思政理解狭隘化,积极探索 AI 与课程融合,提升课程示范性。

本次会议全面梳理 2024 年立项在线开放课程第三阶段建设情况,借助专家们的智慧为课程建设单位明确改进方向。下一阶段,各单位将依会议精神整改完善,为在线开放课程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教育教学创新,更好地服务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