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清晨,春光初现,微风轻拂。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慧竹”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们如约相聚在“小木屋”——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共同开启本学期第二次专题活动——“书海尽扬帆·慧竹育未来”。此次活动围绕班主任的专业成长,设置两大板块:上半场专题研习“阅读班主任技能国赛”,下半场则是“读书活动分享会(希望与尊重)”。在温馨的交流氛围中,大家一同探寻班级管理的智慧,也在思想碰撞中践行“温心竹语”理念——教育者相互唤醒,师生间相互唤醒。 上半场:聚焦班主任技能国赛——解读·剖析·研讨 活动伊始,主持人吴文志老师简要回顾了“慧竹”班主任工作室的初心与使命,强调了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不仅要有情怀,更要有方法、有策略。随后,大家围绕班主任技能国赛的核心内容展开深入研习。 

本阶段内容涵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班级建设规划、管理育人案例解析、主题活动策划、模拟情景处置等方面。大家一边聆听详细解读,一边结合自身工作进行思考。在主题活动策划环节,现场播放多个“国赛一等奖视频作品”,大家在真实案例中感受教育活动组织的逻辑与细节,对如何将理论融入实践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模拟情景处置答辩环节尤为精彩。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与会教师现场研讨、模拟应对,从师生冲突到家校沟通,从突发事件处理到班级文化建设,大家在互动中思考管理策略,激发管理智慧,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应变能力,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真正的班级管理”不是约束与控制,而是用温暖与智慧点燃希望,让每一个生命在尊重与引导中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下半场:“希望与尊重”读书分享——阅读·入心·行动 书籍是教育者的重要养分,阅读是班主任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工作室读书活动采用“本本精诵·叶叶互成”的方式,每学期由大家共同完成一本书的精读,每次交流活动由一位“解读人”对所读篇章进行解析、共赏。 
下半场活动以“读书分享”为主题,聚焦《希望与尊重》一书1~6章的核心内容,由“解读人”吴文志老师结合班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 吴老师首先作了详尽的阅读分享。她围绕书籍1~6章内容,重点解析了SFBT(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方法,介绍了“共情”、“奇迹提问”、“量尺问句”等策略,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生动讲述了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运用这些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优势,增强自我效能感。她的分享让大家意识到,真正有效的教育,不是聚焦问题本身,而是帮助学生看到希望,找到解决问题的力量。 随后,老师们依次发言,围绕班级管理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情景案例故事的形式展开探讨。涉及到的内容有:如何在家校沟通中既坚持原则,又赢得理解与支持;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如何在班级中营造既有温度又有纪律的氛围;如何应对学生情绪低落、缺乏自信的情况等。 这些问题平凡而具体,却直指教育的本质——“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是什么”。大家各抒己见,分享经验,讨论过程中,新的思路不断涌现。正如“慧竹”班主任工作室文化所倡导的——教育者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陪伴者、引导者,在一次次真诚的对话中,彼此唤醒,共同成长。 温心竹语,智育未来 活动接近尾声,大家意犹未尽,仍在交流讨论。几位老师感慨道:“教育是一个慢长的过程,但阅读和交流让我们走得更稳、更远。”“慧竹”班主任工作室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场域,更是一个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教育共同体。在这里,每一次交流都是一种学习,每一次思考都是一次成长。 
未来,工作室将继续开展更多专业学习和实践研讨活动,搭建更深度、更具针对性的交流平台,让工作室成员在前行路上有书可读,有人可伴,有心可依。 书海扬帆,慧育未来。教育之路上,工作室成员正以“温心竹语”为舟,以教育智慧为帆,共同迎接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日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