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职业院校:
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要求,每年寒暑假期间,平台将开放【样例课程】编辑权限,供各项目组对课程进行优化、完善和调整,以保证课程教学深化实践的成果及时反哺样例课程,体现在线开放课程动态优化的建设特点。 本学期市级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将于2025年7月2日开放【样例课程】编辑权限,建设截止期为2025年8月1日17:00(见文末: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历年上线开放名单.docx)。 本期动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以上为本学期样例课程动态建设重点清单,以下对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一、查看动态建设数据与优化报告 1. 查看动态建设数据。对课程上线以来每学期动态修改情况进行统计,含页面更新率、资源更新率、文件新增率,并对近三年(上线时间不足三年的按所有修改学期进行计算)动态建设数据进行累计,对上线满三年,且累计更新率不足10%的课程,将进行【课程预警】提醒。 2. 查收优化建设报告。课程动态修改期间将上线【样例课程优化助手】(正式上线时间另行通知),优化助手提供课程优化建设报告,报告结合近三年课程应用情况及上期动态建设情况提供动态修改建议,课程团队可登录平台查收,并参考优化建议,更新样例课程。 二、审核数字教育资源内容 对课程及资源内容作政治性、导向性、科学性、适用性、规范性、时效性和公益性定期审查,及时修正课程存在的问题。 三、维护课程二级封面(完善课程基础信息) 1. 填写用课申报:根据国家及市级智慧教育平台课程信息动态管理和对接要求,需要上报本学期课程的学习人数及通过人数(含本校及他校的共享人数)。 (1) 本平台用课程,可先行查看本平台用课程数据再申报填写;如若本学期未开设该课程,需要做零申报。 (2) 其他平台用课,如使用多平台教学的,需将其它平台学习数据做申报并上传佐证材料。 2. 维护其他基础信息。须每学期对课程的基本信息,如基础信息、课程团队、团队成员及课程简介等进行维护和调整,更新后的课程基础信息数据会以二级封面页的形式在平台门户进行展示。(页面中【课程团队及成员】默认采集课程申请验收时提交信息,若团队成员信息产生变化,应及时进行人员的新增/删除/修改及其他调整。) 四、更新课程文件 1. 优化课程文件。应依据2025年教育部新修(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实现课程标准与产业对接,以及评价方案、考核测验等核心教学文件动态调整,考核测验应和课程评价方案一致,体现结果评价的优化和课程评价的特点。 2. 维护课程资源库,分类管理课程建设中自主开发的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或资源说明),如微课、数字教材、教育游戏、教学工具软件、虚拟仿真系统、任务工单、教学课件、数字图书馆资源、教学参考资料和教辅材料、智能体(工具类)等。如组课中有更新、新增、删除,课程资源库也做同步维护。 (1) 不重复上传资源,已上传至【资源中心-媒体资源】的资源可直接选择。 (2) 不压缩上传资源,尽量以颗粒化样态上传,以支持资源的在线浏览。 (3) 规范资源命名,根据资源主题,完善资源内容及应用场景说明。 (4) 勾选资源状态,对资源是否在组课中使用,进行资源状态的勾选标注。 (5) 核对资源类型,资源类型由自定义填写调整为下拉列表选择,建设团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资源类别的确认或调整。需注意仿真类资源录屏可作为微课或学习素材资源,不标记为仿真资源。 五、更新课程资源 1. 完善课程资源。以体现最新课程资源建设成果,课程资源需覆盖课程标准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点,内容完整,能够满足教和学的需求;以展示高质量建设水平,资源形式要多样、原创度要高、制作质量要精良,符合大众审美要求。 (1) 动态更新资源。依据行业变化与发展趋势,基于教学需求和应用反馈,持续优化课程资源,确保资源时效性、实用性,提升教学效果。 (2) 二次优化资源,对部分资源结合教学需求作再次处理,如补充字幕、动画标注等,以增强学习应用的有效性。 (3) 扩充动态资源,提升微课、动画、交互游戏及仿真软件的占比,一般不少于媒体资源的30%。 (4) 建设新型资源,基于大模型平台,依托智能体开发技术,开发的具有交互性的课程资源,资源呈现形式如:数字人、对话流、工作流等,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教与学中的合理应用。 (5) 调整资源大小,限制视频类媒体资源上传大小,最大不超过500M。 2. 核查资源安全。对所有外部链接和引用资源进行安全性梳理和核查。 (1) 核查外部链接,原则上在线开放课程不得使用任何第三方外部链接,如有使用,则资源必须由学校主导开发并作安全管理。学校自主开发的仿真类、互动类资源可以以链接形式,嵌套在样例课程的组课中。 (2) 核查外部资源,在组课中确有必要引用外部资源时,要尊重知识产权、遵守版权法、遵循学术诚信原则,确保标明引用来源和引文信息,并在必要时获得版权所有者的许可。同时要遵循“合理使用”原则,在数量和质量上做到合理且适当,以此保护自己免受版权侵权指控,切实提升课程内容的学术质量和教育效果。 3. 处理未使用资源,2022年6月及之前验收的课程,媒体资源中心未被使用(即使用次数为0)的资源平台将进行统一迁移,各团队需对未使用资源统一处理,做好资源的本地保存与更新。 六、更新课程内容 1. 优化组课内容。结合教学实施,优化教学设计,调整并丰富组课内容,不出现空环节或空课次,进一步支持学生及其他学习者的在线学习需求。 (1) 提升教学示范性、指导性和适用性,建议结合教学实践将学生学习过程中典型学习表现、学习成果转化为生成类教学资源和内容,进一步细化教学分析和学习指导,侧重工作知识的提炼和归纳,凸显“做中学”的教学特点。 (2) 注重学生视角,组课界面应以学生学习为视角,对学习资源、学习活动等作必要的引导性说明,避免资源的堆砌。 2. 扩充或替换课堂实录和教学片段。拓展示范课的覆盖面,提升课堂实录及教学片段的质量。课堂实录和教学片段应和组课内容对应,且具有教学示范性,师生着装规范,教师讲解清晰,师生互动深入。不应将无教学场景的微课作为教学片段。 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应用和动态建设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的核心要求,各课程项目负责人应做好相应工作的落实及管理。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每学期都将统计汇总课程教学应用及动态修改情况,并组织专家对课程动态建设内容进行抽查审核。上线满三年,且累计更新率不足10%的预警课程,请在后续一年动态修改期内及时对样例课程进行优化建设。对预警后一年不具备更新支持的课程,将报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教育处取消公开资格,并作下架处理。 本期动态修改操作指引将以工作包形式独立发送到各立项工作群,请各课程团队注意查收。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如有不明事宜可扫码咨询微信客服。 
工作包附件: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历年上线开放名单.docx 1.动态建设数据及课程预警查看操作说明.doc 2.数字教育资源内容审核.doc 3.课程二级封面维护.doc 4.课程资源库上传要求及说明.doc 5.外部链接资源更新操作说明.doc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2025年6月27日 |